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谷县

甘谷县

①金升甘谷城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贞祐四年(1216)属西宁州。元废。

②1928年改伏羌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


(1)古县名。金升甘谷城置,治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属秦州。元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南部、北秦岭以北、渭河上游。属天水市。面积 1572 平方千米。人口59.4万。辖5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置冀县,治今县东。西晋废。北魏置当亭县,治今县西南。北周改称冀城县,后废。隋大业二年(606年)复置,治今县址。唐武德三年(620年)改伏羌县,为伏州治。1928年改为甘谷县。1949年属天水专区。1958年并入武山县,1961年复置甘谷县。1985年属天水市管辖。南部为北秦岭支脉朱圉山,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中部为渭河谷地。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特产小辣椒。有油墨、石棉制品、电力等工业。陇海铁路和316国道经县城。古迹有毛家坪、灰地儿、礼辛镇、渭水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大像山石窟。


猜你喜欢

  • 石嘴山

    在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北。《明一统志》卷3宁夏卫:石嘴山“在卫城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

  • 千金陂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千金陂“在府城东南。汝水受上流诸水,至郡城南,西岩多阻石麓,流缓而江广,渟潴如湖,曰瑶湖。自瑶湖北至孔家渡,地平衍,土疏恶。唐天宝中,决啮旁岸,支港

  • 宜春侯国

    西汉置,属汝南郡。武帝元朔五年 (前124) 封卫伉为宜春侯。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东汉改为北宜春县。

  • 株树潭

    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株潭镇。《清一统志·袁州府》: 珠树潭巡司 “在万载县。明初置铁山界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

  • 东阴槃县

    北魏熙平二年(517)分鹑觚县地置,属赵平郡。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宜禄县。

  • 南汝河

    元至正年间分汝水下游为南汝河。以支流��水为正源。 明嘉靖末,��水改道东流注澺水 (称洪河), 遂以源出泌阳县东北之支流水为正

  • 松岐山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南。《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松岐山 “在 (克度) 里寨南二里”。

  • 大王常镇

    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三十五里王常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枣强县图:东北有王常村。

  • 北庆州

    即庆州。在今内蒙古巴林右翼北索博日嘎苏木古城。《明史·李文忠传》:洪武三年(1370),北征“时元帝已崩,太子爱猷识里达腊新立。文忠谍知之,兼程趋应昌。元嗣君北走……出精奇穷追至北庆州而还”。

  • 刘家庙

    即“江岸”。在今湖北汉口东北江岸区。集镇名。在河北省沧县东南部。刘家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80。原名青龙镇,清初刘氏修庙改今名。产小麦、玉米、大豆。有绣花、橡胶等厂。有公路经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