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瑞华山

瑞华山

在今江西吉安市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瑞华山 “在府城北五里。上有瑞华观”。《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瑞华山 “在庐陵县北五里。俯瞰大江,相接者为真君山,上祀许旌阳,因名。西南为云腾岭,蜿蜒若龙,屏障长冈之外”。


猜你喜欢

  • 冷水镇

    即今河南栾川县西北四十五里冷水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三年(1864)二月,“葛承霖驻冷水镇,顾北路”。(1)在浙江省磐安县西南隅,西、南邻缙云县。面积41.5平方千米。人口 9300。镇

  • 大西门

    五代杨吴金陵城的正西门,明代改名石城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

  • 葭萌城

    ①战国末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命其食邑为葭萌。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周慎王五年 (前316),秦张仪等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即此。秦灭蜀后置葭萌县。②在今

  • 和靖设治局

    1938年由焉耆县析置,治所在和通苏木 (今新疆和静县)。取和硕特安定之义。1941年改为和靖县。1938年由焉耆县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和静镇。1944年升县。

  • 福州右卫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二十一年重建。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重

  • 白艾里

    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二里桂村。《旧唐书·地理志》 睦州寿昌县:“旧治白艾里。”即此。

  • 安顺场

    ①旧名紫打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安顺场,属越嶲直隶厅。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光绪《越嶲厅志》卷2:安顺场取“山镇六安、河流顺轨”为名。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石

  • 思陵山

    即思灵山。在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思陵山 “一名西山,亦曰西陵。秀峙穹窿,映带府治。上有三清岩”。

  • 珉玉坑

    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淮水中。《元和志》 卷9新息县: “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

  • 代王城

    俗称大王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二十里代王城镇。《方舆纪要》卷44蔚州:代王城,“项羽封赵歇为代王,歇迁赵,立陈余为代王,又汉高六年立兄喜为代王,此其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