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主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接界处。“珠穆朗玛” 为藏语 “女神第三” (珠穆朗桑玛) 的音译。1721年版康熙 《皇舆全览图》 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 (George Everest,1790—1866) 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国政府将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一玛塔。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主峰。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接界处的喜马拉雅山中段。珠穆朗玛,藏语“女神第三”的音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阿林,满语即“山”之意。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国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1790—1866)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国政府将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海拔 8848.13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誉。是典型的断块上升山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冰川,最长达26千米。中国登山队曾两次从北坡攀登峰顶(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珠穆朗玛峰冰山


猜你喜欢

  • 瓠山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州城镇北二十里)。山圆而长,故名。《汉书· 宣元六王传》: 哀帝时“瓠山石转立”。注: “晋灼曰: 汉注作报山。山胁石一枚,转侧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广四尺也。师古曰: 报

  • 马房屯

    即今山东济宁市西南马房屯。1946—1949年为济宁县治。

  • 大镬洲

    即今广东阳江市东南大海中之大镬岛。《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大镬洲“在州东南”。

  • 阳平郡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分魏郡置,属冀州。治所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大名县东部,山东冠县、莘县等地。隋开皇初废。②亦作平阳郡。北魏置,属睢州。治所在谷阳城(今安徽固镇县)

  • 干溪山

    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广德州》:干溪山“在州东南三十五里。一名帘幕山。峰峦叠出,一水绕其下,水涸时,白石灿然”。今县南卢村乡有甘溪沟,在山谷片村中,有全县规模最大的竹海。

  • 准 (準) 噶尔部

    一名绰罗斯部。额鲁特四部之一。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喇及其子巴图尔珲台吉在与和硕特部托辉特斗争中渐占优势,成为厄鲁特四部实际上的盟主。明崇祯十三年 (1640) 厄鲁特和喀尔喀蒙古王公

  • 紫金县

    1914年改永安县置,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紫金县。以县城东北有紫金山而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在广东省东部、东江中游东岸。属河源市。面积3940平方千米。人口80.1万。辖23镇。县人民政府驻

  • 鱼村隘

    在今广东饶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 鱼村隘 “在县 (今三饶镇) 东南。相近又有小榕隘”。

  • 柏林堡

    ①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置,属绥德军。在今陕西延安市北。②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南六十里。明成化初巡抚卢祥置。《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城在山原,周二里有奇,边垣长四十三里,今有守备分防。”

  • 黄沙村

    即今广东陆丰县北大安镇。清雍正七年(1729) 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陆丰市北。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黄沙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