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虎谷
又名莱芜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唐中和四年 (884)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黄巢传》: “巢众仅千人,走保太山。六月,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乃自刎。” 《方舆纪要》 卷31称: “狼虎,盖莱芜之讹音转也。”
又称莱芜谷。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南。唐中和四年(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
又名莱芜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唐中和四年 (884)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黄巢传》: “巢众仅千人,走保太山。六月,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乃自刎。” 《方舆纪要》 卷31称: “狼虎,盖莱芜之讹音转也。”
又称莱芜谷。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南。唐中和四年(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
①即今江苏苏州市城内玄妙观。建于晋咸宁年间,初名真庆道院。唐改开元宫。北宋祥符中改名天庆观。元改玄妙观。②唐贞观年间建。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二里。南宋陆游《入蜀记》:“离归州,出巫峰门,过天庆观
蒙古语意为湖湾。即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补隆淖乡。汉为临戎县治。
北宋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1121)废。
即岘山。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梁书·蔡道恭传》: 天监三年 (504),北魏兵围司州,“朝廷遣郢州刺史曹景宗赴援,景宗到凿岘,顿兵不前”。即此。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
1914年由镇迪道改置,属新疆省。治迪化县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哈密、吐鲁番两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及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屯奎、沙湾、和布克赛尔、乌苏等市县。1916年,沙湾、乌
即今广东龙川县东通衢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广东省龙川县东南部。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通衢圩,人口950。驻地古时为龙川对外交通要津,有通衢大道之称,故名。又因古时多梅树,故又名
明代称勐半。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设勐帕土便委。
在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黄浦江东。塘北有下沙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沈庄塘“在下沙浦北。嘉靖三十三年官军败倭贼于此”。
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黄土山,“山顶平旷可居。石中有泉。昔人避兵于此,亦名黄土寨”。
即落马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过阴凉河,至松山馆。河自西来……至馆东迎小石山,乃折西北与骆马河会。”即“落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