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角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大同河入海处。《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泥涌河 (今大同河) “源出百峰山,西南至广海卫烽火角入海”。
在今广东省台山市广海镇东。清设广海营把总防守。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大同河入海处。《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泥涌河 (今大同河) “源出百峰山,西南至广海卫烽火角入海”。
在今广东省台山市广海镇东。清设广海营把总防守。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二十八里北蔡村乡。清设把总驻所。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五开卫。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三十年(1397) 改为铜鼓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东南旧锦屏。三十年改铜鼓卫。属湖广都指挥使司。
西汉置,属勃海郡。武帝元朔四年 (前124) 封齐孝王子刘阳为柳侯国。治所在今河北海兴县境内。东汉废。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武帝封齐孝王子阳已为柳康侯,置柳侯国,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北。属勃海郡。
①在今河南郑州市南。《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七经》: 太山 “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水经·渠水注》: 白沟水 “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而东径靖城南,与南水合; 南水出太山,西北流至靖
在今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侧。原为明、清皇城之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初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改名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间,通高33.7米。整个天安门坐落在汉白玉须弥基座
明置,属建昌卫。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锦川乡。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高胜镇在 “县东二十里。有巡司。今废”。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四十里新兴镇。清光绪 《彭县志》 卷2: 新兴场 “旧名海窝子。在西乡梯云鹿坪二里。距县西北四十里,南距通镇场十里。乾隆五十五年设”。
①一名翼。春秋晋都,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十里故城村。晋穆侯自曲沃迁都于此。《左传》: 庄公二十六年 (前668), “士城绛, 以深其宫”。 即此。晋景公十五年 (前58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五里。《清一统志· 岳州府一》: 南津港 “西通洞庭,为泊舟之所。旁有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