滶陂县
西魏改清县置,属滶川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隋大业初废。
西魏改清县置,属滶川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隋大业初废。
①在今山西文水县北。《方舆纪要》卷40文水县:双峰山在“县北二十里,两峰壁立”。故名。②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五十四里分水镇北。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双峰山“在县之北,县治依为主山”。③又名西山、
即黑松林关、松林关。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五十七里。《明史·郭成传》: “四川巡抚李尚思以地近松潘,檄成军松林,游击万鳌军漳腊。” 即此。
北魏神䴥元年 (428) 置, 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太平真君二年 (441) 降为禽昌县。北魏神䴥元年(428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因太武帝擒赫连昌于此,故名。辖境相当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明置巡司于此。清名衣锦寨。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方舆纪要》 卷77沔阳州: 直步湖 “在州东南四十里。其湖受柳口、大马河及螺子滨、渣泽、李二湖等水入阳明湖”。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龙州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二十八年(1395)升为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太平军置,治兴化县(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八年(983)移治莆田县(今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化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
在今河北兴隆县东七十五里,半壁山下。清乾隆初于此设巡司。在河北省兴隆县东南部。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半壁山,人口 1170。以镇东大槐山形似半面山得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
又作夏口。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为汉江入长江之口。《水经·沔水》:沔水“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郦注:庾仲雍曰, ‘夏口亦曰沔口矣’”。杨守敬《水经注疏》:“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今鄂州也(今武汉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寰宇记》卷130建安军永贞县:“(唐)广陵监、丹阳监并置在县郭,每岁盐铁使铸钱一万一千余贯。”并称“铜山及小铜山并在县西北八十里”。《舆地纪胜》卷38真州:小铜山“在扬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