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墟
亦作猿猴墟。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头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平乐县图: 东南有猿猴墟。民国 《平乐县志》: 源头金华乡 “初名猿猴墟,后改今名”。
亦作猿猴墟。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头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平乐县图: 东南有猿猴墟。民国 《平乐县志》: 源头金华乡 “初名猿猴墟,后改今名”。
唐、五代方镇名。唐乾元元年 (758) 置,治所在单于都护府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领单于、镇北二都护府及麟、胜二州。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黄河以北,清水河、凉城、卓资等县及四子王旗以西,
又作越棘。辽五国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五国部中,越里吉居首,故又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被金人所获,囚死于此。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北麦地龙乡。清置麦地龙土百户。
指今四川、陕西交界之地。唐骆宾王 《送吴七游蜀》 诗: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诗: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东宋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掖县西南有东宋集。
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汉书· 王莽传》: 西汉元始五年 (5),中郎将平宪等奏言: “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愿为内臣,献鲜水海、允谷盐池,平地美草皆予汉民,自居险阻处为藩蔽。”古湖名。即今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即莲峰山。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南。《清一统志·巩昌府》:马鹿山“一名莲峰山,亦名西五台。怪石林立,草木芬芳,为一方之胜”。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百节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白市铺马驿”条内:“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
清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同居村。清于此设盐场大使驻守。民国年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