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渡河
即香溪之东源。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兴山县东北。《清一统志·宜昌府》: 深渡河“在兴山县北。西南流入南阳河”。
即香溪之东源。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兴山县东北。《清一统志·宜昌府》: 深渡河“在兴山县北。西南流入南阳河”。
在今宁夏中宁县黄河北岸。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石空渠“在黄河西。长七十三里,溉田一百七十余顷。弘治六年,参将韩正又加修浚而胡马不能渡矣。 口狭腹阔,俗呼为缸子渠”。
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余里五里牌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郴州图:州北有五里牌墟。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北西沱镇。清道光《石砫厅新志》卷1:“自临溪场北出楠木了七十余里抵江岸,忠、万交邻为西界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也。置塘汛,且设巡检司驻之。”民国设县佐。
①在今江西南丰县南郊鳌山。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曾巩和他弟弟曾牟、曾布读书之地。岩壁有朱熹手书 “书岩” 二字。②在今广西桂林市区独秀峰下。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读书岩 “峰趾石屋,有便房、石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师宗县境。贞观八年(634)属郎州,开元五年(717)复属南宁州。天宝后废。唐羁縻县,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云南省师宗县境。属羁縻南宁州,后属羁縻郎
元至元三十年(1293)以金齿木朵甸置木朵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景栋以东。后废。泰定三年(1326)复置。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以金齿木朵甸户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八里。《方舆纪要》卷41芮城县:万寿堡“《志》云,周显王时,芮民西接于秦,葺此堡以自守,废址犹存”。
唐神龙元年(705)改显武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开元二年(714)废入昌明县,寻复置。二十七年(739)又废。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显武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南。属绵州。开
1938年日伪于原北平市置,即今北京市。同年4月,改为北京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名北平市。见“北平市”。
在今河南卢氏县东。《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径高门城南。即 《宋书》 所谓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 《清一统志·河南府》 “高门城” 条引 《永宁县志》 谓 “即今县西高门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