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口戍
又名浏阳口。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湘水东岸。《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径刘口戍西,北对浏水。” 《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楚王马殷“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水军指挥使黄璠帅战舰三百屯浏阳口”。即此。
又名浏阳口。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湘水东岸。《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径刘口戍西,北对浏水。” 《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楚王马殷“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水军指挥使黄璠帅战舰三百屯浏阳口”。即此。
①亦作金山驿。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金山镇。《清一统志·绵州》: 金山驿,“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罗江典史,设县丞驻此。嘉庆七年仍设罗江县,裁驿丞”。②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三十里金山乡。明正德《四川志》 卷15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清初设掌寨。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北七十里。元于钦《齐乘》卷1“艾山”条下称, 栖霞县有“百涧”山。《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百涧山“在栖霞县东五十里。山多水泉,故名。旧产铁”。
即今浙江临安县西株柳。元末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北陀镇。《清一统志·平乐府二》:北陀营“在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北陀山前。明万历二十八年,总督戴辉筑城,设抚夷同知于此。天启初革。其两旁有镇夷左右二营。本朝设兵戍守”。在今广西壮族自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巩县: “神提渠在县 (老城) 北三里。中低而四围高,横流为患。永乐十六年,县丞华胥开此渠而水患息。”
在今陕西紫阳县东南三十八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汝河“发源县南界岭,北流入于汉”。又称南汝河。洪河支流。在河南省东南部。《水经注》:“汝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源出泌阳县北,东北流到遂平县折向东
①清顺治十二年(1655)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赛汗都兰南。②又称东路左翼中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巴特瑙饶布东。③又称西路
1913年改沪定桥委员置,属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以泸定桥为名。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 2164.4 平方千米。人口7.7
俗名石鸡山。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晋书·张轨传》:轨“隐于宜阳女几山”。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西晋张轨少时曾隐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