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村。《史记·秦本纪》: 庄襄王三年(前247),“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又,《秦始皇本纪》:七年(前240),“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


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西汉置为县。


猜你喜欢

  • 删丹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元和志》卷40删丹县:“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东汉兴平二年(195)改属西郡。北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改为删丹县,属张掖郡。唐属甘州,后陷于吐蕃。

  • 贾家疃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侉子店乡贾后疃村。1900年义和团在此烧毁天主堂。

  • 兰溪州

    元元贞元年(1295)改兰溪县置,属婺州路。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兰溪县。元元贞初升兰溪县置,治今浙江省兰溪市兰江镇。属婺州路。明初复降为县。

  • 兴宁江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兴宁河。为梅江支流。《元和志》卷34兴宁县:兴宁江“南去县一百八十里”。《舆地纪胜》卷91循州:兴宁水“在兴宁县东南三十七里。自本县石马村叠岫流下,丹阳水口合宁昌溪,流入梅潮州”。

  • 秦原

    在今甘肃清水县东。《资治通鉴》: 唐大历八年 (773) 十月,吐蕃入侵,盐州刺史李国臣 “引兵趣秦原”。即此。在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唐大历八年(773年),李国臣进攻吐蕃,曾率军至此。

  • 北仁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贞观三年(629)废。

  • 富家桥

    即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富家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 永州府零陵县南有富家桥。

  • 花碌山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寰宇记》卷90升州句容县:“花碌山在县北五十里。有古迹取矾坑存。”

  • 乌梁海四佐领

    ①清唐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自治区楚拉克司一带。②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贝克穆河东岸。

  • 桐汭

    古地区名。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北及宣州市东北境,北接江苏高淳县界。《左传》: 哀公十五年 (前480) 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 “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为古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