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汝水

汝水

①古称盱水。又名武阳水、建昌江、临川江。即今江西临川市东之抚河。源出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一从南昌入赣江;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后抚河堵口,主流改道,经青岚湖入鄱阳湖。《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汝水“在府城东。其上源由建昌府北之旴水西北流,曲折二百余里,至府南良安峡流入境为汝水。又北受群川水,历府城东南, 自千金陂至郡城东,抱城而北为北津,又绕而西受连樊水,复西北数百里合临水,并流西北出入南昌府界,合豫章水入鄱阳湖”。

②淮水支流。《山海经·海内东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南,入淮极西北。”《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定陵县:“高陵山,汝水出,东南至新蔡入淮,过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以下, 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水(今沙河);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堨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水为源,名南汝。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水为源,如今势。


(1)上游即今河南省汝河,自郾城县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汇��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汇瀙水(今沙河);此以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县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在郾城县堨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河;下游改以汝水为源,名南汝河。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瀙水为源,如今势。(2)即“抚河”,亦称旴江。


猜你喜欢

  • 高邮县

    西汉置,属广陵国。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寰宇记》 卷130高邮县: “是秦之高邮亭,因以立名。”东汉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置,属临淮郡。南朝宋仍属广陵郡。梁为广业郡治,不久改

  • 二道河

    ①即今内蒙古兴和县(城关镇)。清于此置二道河巡司,属丰镇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升为兴和直隶厅。1912年改为兴和县。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近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清史稿·地理志》 珲春厅:“东路三

  • 梅口镇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汉主 (刘) 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胡三省注: “梅州程

  • 大昌镇

    金置,属定平县。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在重庆市巫山县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昌,人口2250。三峡库区淹没土地5.3平方千米,移民1.07万。新镇选在邓家岭一带,

  • 塘珑河

    亦作塘隆。在今广西南丹县南。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 河池州图: 西北有塘龙墟。民国陈正祥 《广西地理》: 砂锡矿分布于 “车河乡的元马河,以及平冲和塘隆间的河谷地带”。

  • 水脑洞

    在今贵州毕节市北。《清一统志·大定府》:水脑洞“在毕节县废赤水卫西四十三里。《府志》:明成化中,讨叙州都掌蛮,别将崔铭由普市水脑进,即此”。

  • 桂花园镇

    即今四川遂宁市西北桂花镇。清光绪《遂宁县志》 卷1: 桂花场 “在县北五十里”。

  • 海虞县

    西晋太康四年 (283) 置,属吴郡。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隋开皇九年 (589) 废入常熟县。古县名。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置,即今江苏省常熟市,属吴郡。隋平陈废入常熟县。

  • 鸥浦县

    1929年改鸥浦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倭西们 (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北鸥浦村)。1947年并入呼玛县。旧县名。1929年由鸥浦设治局升县,治倭西们(今黑龙江呼玛县北鸥浦)。1947年仍名鸥

  • 湖口寨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南下湖口。明正统五年(1440) 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