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洲
即汜洲。在今河南汉寿县西北。《水经·沅水注》 亦作氾洲。
即汜洲。在今河南汉寿县西北。《水经·沅水注》 亦作氾洲。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八年 (625) 废。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古亭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崇义县西南有古亭墟。
即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南喀拉铁克山。《清史稿· 杨芳传》: 道光八年 (1828),“张格尔俟岁将除,率五百骑来袭,中途觉而反奔。芳急驰一昼夜,道及于喀尔铁盖山,歼其从骑殆尽。余贼拥张格尔登山,弃骑走,芳
唐贞观九年 (635) 置,为林州治。寄治驩州之南境 (今越南义静省境)。后废。
三国蜀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百花潭公园以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锦官城“西又有车官城,其城东西南北皆有军营垒城”。
又名北洺水镇。北宋初置,属鸡泽县。在今河北威县北五十五里古城。金改置洺水县。
在今河南宁陵县西五里。《寰宇记》卷12宁陵县:甘露岭“隋开皇十三年驾幸于岱,至此甘露降,因以名焉”。
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即今吉林大安市北洮儿河。源出大兴安岭索岳尔济山,东南流入嫩江。《魏书·勿吉传》:“初发其国,乘船泝难河西上,至太沵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即“太鲁水”。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沙溪镇西。为明末清初沙溪宣抚司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