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殷墟

殷墟

商代后期都城。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四里小屯村一带。《水经·洹水注》: “洹水出山,东径殷墟北。《竹书纪年》 曰: ‘盘庚即位,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集解》 引应劭曰: “殷墟,故殷都。”20世纪30年代考古发掘,在此发现商代宫殿、宗庙、王陵、手工作坊等遗址,以及包括二万多片甲骨在内的各种遗物。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作殷虚。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约2千米处。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其北的洹河两岸地区,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称北蒙,亦称“”。直到帝辛(纣)亡国,共历273年。周灭殷后,渐趋荒芜,故称殷墟。《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项羽本纪》: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经考古发掘,发现小屯村北有宫殿遗迹,侯家庄一带有殷王族陵墓,出土十多万片甲骨刻辞及大量青铜器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遗物。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四周饰有夔龙纹和饕餮纹,通高 1.33 米,重达875公斤,为世界罕见的重器。还发现武官村大墓和祭祀坑、妇好墓及铸铜作坊、制骨作坊遗址等。现建有殷墟陈列室,展出大量殷代文物。近来新发现有规模宏大的殷代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永泰公主墓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乾陵东南五里。永泰公主为唐中宗第六女李仙蕙,下嫁嗣魏王武延基。大足元年(701)因忤张易之,为武后杖杀。时年十七岁。神龙初迁葬乾陵侧。1962年对该墓进行发掘,出土《宫女图》等壁画、

  • 上栗镇

    北宋置,属萍乡县。即今江西萍乡市北上栗镇。《清一统志·袁州府》:上栗镇“在萍乡县北七十五里。依山南北,有街市一里余”。清时有安乐巡司驻此。在江西省上栗县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0.4平方千米。人

  • 常平关帝庙

    又称关帝祖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五十里常平村。三国蜀将关羽,山西解州常平里人,后乡人于故居建祠奉祀。创建于隋,金代始成庙宇。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构,有山门、午门、享殿、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六座殿宇,圣

  • 罗章特团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二十里罗团。后废。又称罗章特团。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北。属思州安抚司。后废。

  • 绿德山

    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科白。《方舆纪要》卷115师宗州: 绿德山“在州东百二十里。孤峰秀削,一名六德山。有六德废驿址”。

  • 朱家山

    又名长山。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境。《宋史·岳飞传》:南宋绍兴元年(1131)张俊请飞同讨李成,“飞夜引兵至朱家山”,即此。

  • 宝石河

    ①即今黑龙江省宝清县。民国 《吉林新志》 下编: “宝清县,土名宝石河。”②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南横石河。为富水支流。《明史·地理志》 通山县: “东南有九宫山,宝石河出焉,下流合于富水。”

  • 石梁坞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晋书·魏浚传》:永嘉五年(311),“及洛阳陷,屯于洛北石梁坞”,即此。坞,又作。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洛河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扬威将军

  • 恒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北恒礁西南14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干机斯礁。1947年改名恒礁。

  • 化德县

    1949年改新明县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嘉卜寺(今内蒙古化德县)。195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9年属锡林郭勒盟。1969年划归乌兰察布盟。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邻接河北省。属乌兰察布市。面积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