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隆县

武隆县

①唐如意元年 (692) 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景云元年 (710) 改名会昌县。

②唐长寿二年 (693) 改唐隆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神龙元年(705) 复改为唐隆县。

③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析紫溪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以武隆山为名。圣历三年 (700) 省入紫溪县,长安四年 (704)复置,神龙元年 (705) 改为唐山县。

④明洪武十三年 (1380) 改武龙县置,属涪州。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清康熙七年 (1668) 省入涪州。1941 年设武隆设治局,移治今武隆县 (巷口镇)。1944年改为武隆县。


(1)古县名。(1)武周如意元年(692年)析安次县置,治今河北省永清县。属幽州。唐景云元年(710年)改会昌县。(2)又作武崇县(《太平寰宇记》)。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紫溪县置,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昌化镇。因武隆山得名。属杭州。圣历三年(700年)省入紫溪县,长安四年(704年)复置。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唐山县。(3)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改唐隆县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蜀州。唐神龙元年(705年)复改为唐隆县。(2)旧县名。1958年由武鸣、隆安两县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城厢镇。1959年撤销,仍复武鸣、隆安二县。(3)今县名。在重庆市中南部,南邻贵州省。面积 2872 平方千米。人口39.7万。辖10镇、36乡。县人民政府驻巷口镇。三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1.04平方千米,其中淹没耕地 1135 亩,迁移人口 3470。因境内有武龙山得名。《读史方舆纪要》:武隆县龙桥山“县东五十里,逶迤如龙,下有空洞,一名武龙山。唐以此名县”。武隆为武龙之音转。隋为涪陵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析置武龙县,治今县西北武隆司,属涪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名枳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旧名。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彭水县;十三年复置,改“武龙”为“武隆”,故治在今县西北武隆司。属涪州。清康熙元年(1662年)降为镇,七年设武隆巡检司。1944年置武隆县,设治巷口镇。1950年属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后属四川省涪陵专区、地区、涪陵市管辖。1997年由重庆直辖市直接管辖。地处巫山大娄山东北段,乌江自东流入,纳木棕河、清水溪、芙蓉江、长头河等向西北流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主要有玉米、稻、薯类。特产有红枣、板栗。乌桕、生漆、五倍子著名。主要矿产有重晶石、大理石、煤炭、硫铁矿、铝土矿等。工业有采矿、麻纺织、建材、造纸、酿造等。渝怀铁路、319国道和川湘公路经此。乌江航运直通重庆。名胜古迹有芙蓉洞、芙蓉江、仙女山森林公园、唐长孙无忌衣冠冢等。


猜你喜欢

  • 古骨龙城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大通河北岸。《宋史·童贯传》:政和元年(1111),“将秦、晋锐师深入河、陇,薄于萧关古骨龙,谓可制夏人死命”。即此。《宋史·地理志》 震武军:“政和六年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

  • 大峒镇

    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附近。明万历中,督臣凌云翼于大峒镇设参将,筑城驻守”。

  • 乌湖戍

    亦作乌湖镇。唐贞观十八年(644)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乌湖戍在县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 眉州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青州置,治所在齐通郡齐通县 (今四川眉山县)。《太平御览》 卷166引《周地图记》 曰: 眉州 “因峨眉山为名”。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丹棱、青神等县地。隋废。唐武德二年

  • 祁乡县

    即沶乡县。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祁乡县。古县名。(1)秦置,治今河南省夏邑县东北。西汉永始三年(前14年)封梁夷王子贤为祁乡侯于此。属沛郡。东汉废。(2)又作沶乡、祁阳县。三国魏置,

  • 速为寨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六十里。为县西孔道。明置速为驿。

  • 珠官郡

    三国吴黄武七年 (228) 改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玉林、横县以西南地及广东廉江县地。孙亮时复为合浦郡。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年)以合浦郡改名,

  • 杜阳

    战国秦邑,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史记·甘茂传》 苏代谓向寿曰:“今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即此。西汉改置杜阳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史记·甘茂列传》:苏代谓向寿

  • 东莱山

    即莱山。《史记·封禅书》 称:齐有八神山,“六曰月主,祠之莱山”。韦昭曰:“在东莱长广县。”《孝武本纪》作“东莱”,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

  • 三阳川

    在今甘肃天水市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三阳川在州北三十里,东流入渭,宋三阳砦以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