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强山

武强山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一百十里余家乡大坞村。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8遂安县:“县有溪,曰武强,以山得名。” 《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武强山 “与歙之白漈诸岭相错,峰峦险阻。唐末乡兵保聚于此,拒破黄巢”。


猜你喜欢

  • 泸山县

    元改卢山县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元史· 世祖纪》: 中统三年 (1262),宋兵攻 “雅州、泸山”。即此。元末废入严道县设巡司。蒙古改卢山县置,即今四川省芦山县。后省。明洪武六年(1373

  • 绥和守捉城

    唐开元二年 (714) 置,属鄯州。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西南二百五十里有绥和守捉城。” 至德以后废。

  • 杜圣堤

    在今山东东明县南六十里马头镇,南滨大河。《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杜圣堤,“《志》云,长堤属县境者三十三里,而长堤为要口。嘉靖十三年,因旧址增筑。有杜圣砦,亦曰杜圣集,置巡司于此”。

  • 罗源水

    即今广东四会市北罗源河,为龙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1广宁县: 罗源水 “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大罗山麓,西南流十余里,有石港潭水注之,经四会县界,合龙江,而注于绥江”。

  • 阿者卫

    又作阿资河卫。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马奇托瓦亚河口以北之地。后废。

  • 青龙镇

    ①在今山西柳林县东青龙村。《清一统志·汾州府》: 青龙渡 “在永宁州西一百二十里青龙镇。旧设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三年,移驻柳林镇”。②又名龙江镇、通惠镇。北宋淳化二年 (991)置,属华亭县。在今上海市

  • 淇阳县

    隋开皇初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初分林虑县置,治今河南省林州市南。属岩州。大业初废。

  • 汾阴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十六国前赵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置汾阴县,属北乡郡。治所移至今古城北。北周改属汾阴郡,移治今万荣县西南宝井村。隋开皇初属泰州,大业初属河东

  • 麻尔岳木岭

    即今西藏仲巴县西境之马牧木拉。《清一统志·西藏》 麻尔岳木岭: “在卓书特部落西二百八十九里,即冈底斯山向南之支干,岭南为藏之西界,岭北为阿里之东界。”

  • 荆山郡

    北齐改马头郡置,属西楚州。治所在荆山城 (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地。南朝陈改为马头郡。北周仍为荆山郡,治所在马头县 (今安徽怀远县南二十里马头城)。隋开皇初废。北齐改马头郡置,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