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
一名尖山。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正山在“县西三十里。峰岩峭峻,泉石错列。谚云:正山巍峨接星斗,分别冈峦九十九。南唐屯戍于此,以备吴越”。
一名尖山。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正山在“县西三十里。峰岩峭峻,泉石错列。谚云:正山巍峨接星斗,分别冈峦九十九。南唐屯戍于此,以备吴越”。
1929年1月于奇克特卡伦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11月改为奇克县。“奇克特”,鄂伦春语意为 “薪屋”。
在今安徽濉溪县南。《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七月,“康承训克临涣,杀获万人,遂拔襄城、留武、小睢等寨”。在今安徽省濉溪县境内。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攻庞勋,进克此寨。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北浮山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浮山墟 “在饶平县 (今三饶镇) 东南三十里东洋屯。一名百丈埔。宋张世杰妻许氏会陈弔眼之师,出黄冈与元兵战亡于此”。
又名新市。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六里湖堤乡。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 有湖地市。
①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官渡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巴东县西有官渡口。②即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关渡乡 (官渡场)。清道光 《巴州志》 卷2: 官渡溪场在 “州北一百二十里”。
即今云南宜良县。《元史·地理志》 宜良县: “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乃今县也。”
一作赐支。古西戎国名。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黄河流域。《尚书· 禹贡》 雍州: “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水经·河水注》: “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遵化县:大安口“嘉靖三十八年尝为寇所陷”。清设把总驻守。
①商代都城。传有三亳: (1) 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相传汤曾居此。(2) 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北,相传诸侯于此拥戴商汤为盟主。(3) 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史记·殷本纪》:“自契至
①三国吴改汉平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境吴平、门楼一带。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入宜春县。②隋开皇中改新渝县置,属袁州。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县南。大业八年(612)复改新喻县,移治今新余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