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北。《寰宇记》 卷109萍乡县: 楚山“在县北九十里,或云楚昭王曾经此”。
②即望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
③即商山。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水经· 丹水注》: 楚水 “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
即“商山(1)”。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北。《寰宇记》 卷109萍乡县: 楚山“在县北九十里,或云楚昭王曾经此”。
②即望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
③即商山。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水经· 丹水注》: 楚水 “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
即“商山(1)”。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为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即武林县。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旧唐书·地理志》 作 “武临县”。
即今山东曹县西北韩集镇。清康熙 《曹县志》 卷1 《集镇》: 韩家集在 “县西北五十里”。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格宗乡。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郭宗土百户。
①始丰溪支流。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寰宇记》卷98天台县:灵溪“在县西北三十里。孙公绰赋云:‘过灵溪而一濯’是也”。《清一统志·台州府一》“铜溪”条下:灵溪“在(天台)县西北十五里。源出百丈岩, 东流
战国楚都。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原墙镇。一说在今阜阳市北。《史记·六国年表》: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徙于巨阳”。即此。
在今江西宜春市东。《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宜春县: 南源岭在 “府东四十里。岭凡五,俗称南源五岭”。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二十里陵城乡。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丘市东北南陵城。初属广阳郡,后改属涿郡。东汉建武二年(26年),封任光为阿陵侯,即此。后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山西潞安卫。治所在今河北磁县。后废。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高枧乡。1938年12月,国民党崇阳县长郎维汉收买叛徒,里应外合,搞垮了驻高枧的抗日大队,许多干部被杀害。集镇名。在浙江省三门县城西南、上山南麓。高枧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