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耶寺

桑耶寺

又译为桑伊寺、桑鸢寺。藏语意为 “无边无际”、“存想”。在今西藏扎囊县东北三十八里桑耶乡南,雅鲁藏布江北岸。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10世纪后成为喇嘛教宁玛派 (红教) 的中心寺院。寺前有方柱形石碑,立于赤松德赞 (742—797) 时期。寺内有钟,为赤松德赞王妃与王子赤德松赞 (赛那累) 所铸,镌有藏文铭文。寺遭破坏,1986年全面修复。


又译桑鸢寺、桑伊寺。在西藏自治区扎囊县城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9世纪中叶,吐蕃禁佛教时曾被封闭。10世纪后半期,佛教势力恢复,后遂成为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中心寺院。寺几经火灾,重修后建筑已不复旧观,但仍保持外观。围墙周长1008米,上建1008座佛塔。中心大殿高三层,底层为藏式建筑,中层为汉式结构,上层乃印度式造型。整个建筑宏伟壮观,风格独特。寺前有方柱形石碑,立于赤松德赞(742—797)时期。寺内有钟,为赤松德赞王妃与王子赤德松赞(赛那累)所铸,镌有藏文铭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 耶 寺


猜你喜欢

  • 同山

    一名童山。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水经·淇水注》:“一水径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南分,东入同山陂。”《隋书·地理志》:卫县“有同山”。《方舆纪要》卷16浚县:“相传武王伐纣,诸侯会同于此,因名。

  • 梁山

    ①即吕梁山。在今山西离石县东北。《尚书·禹贡》: “治梁及岐。” 《方舆纪要》 卷42以为梁山即吕梁山。②亦名东梁山、博望山。即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东岸东梁山。《宋书·孝武帝纪》: 大明七年 (463)

  • 辰陵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春秋》:宣公十一年(前598),“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杜注:“陈地。”《续汉书·郡国志》:陈国长平县“有辰亭”。古邑名。又作夷陵。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西华县

  • 任河

    ①又名城口河、大竹河、九江、北江,为汉江支流。在今四川城口、万源和陕西紫阳等县市境。《清一统志·太平厅》:北江“在厅东北一百里。自篁墩山发源,西北流经城口山大竹渡,转北入陕西紫阳县界为任河,入汉江”。

  • 皮山镇

    唐置,属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

  • 净土寺

    又名希玄寺。北魏建,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清一统志· 河南府》:净土寺 “在巩县东北。一名石窟寺,亦名石佛寺。后魏景明间建。凿石为佛,佛与窟连,法象巍然,唐宋题咏甚多”。今存石窟造像

  • 长岑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一说在今朝鲜黄海南道长渊。以山得名。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西晋后废。

  • 江浦司

    又名鼎安寨。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龙江镇。明、清置江浦巡司于此。

  • 江左

    一名江东。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 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 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其地本指今芜湖市、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因东晋及南朝

  • 阿拉博斯

    在今新疆伊宁县东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2宁远县:阿拉博斯在“城东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