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柳泉

柳泉

①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柳泉乡。为津浦铁路柳贾支线的起点。

②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32宁阳县: 柳泉 “南流入洸河”。《清一统志·兖州府二》谓柳泉 “俗名柳子沟”。

③在今河南镇平县东十八里柳泉铺。《方舆纪要》卷51镇平县: 柳泉 “在县东遮山北。广五丈余,溉田甚溥”。

④即今河南宜阳县西柳泉乡。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宜北县。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东壑沟中。相传当年蒲松龄在此设茶待客,搜集创作素材。泉出沟底,蒲松龄在世时,外溢为溪,大旱不竭,称“满井”。沟内绿柳成阴,后人名之曰柳泉,故蒲松龄自号柳泉居士。1979年作家茅盾题“柳泉”二字并立石碑于井旁。东南里许有蒲松龄墓,墓前碑亭内立重刻清雍正三年(1725年)张元撰《柳泉蒲先生墓表》及茅盾新题墓碑。1990年3月,在蒲家庄东门外新建“柳泉艺术陈列馆”,面积 3100 平方米,是宅院与古典园林的组合建筑。园林名“弘园”,取“弘扬蒲学文化”之意。另有柳泉碑廊,长30余米,内有38幅彩画聊斋故事和22块碑碣。


猜你喜欢

  • 南泉寺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清一统志·汝宁府》: 南泉寺 “在确山县西五十里。寺中多植牡丹,俗又呼牡丹寺”。

  • 紫凉山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涞水县: 紫凉山 “高百余丈。其并峙者曰龙宫山,中有石洞,又有石井、泉流,潜相灌注”。

  • 邛崃县

    1913年改邛州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因以为名。”县以邛崃山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4年改设邛崃市。旧县名。1913年以邛州直隶州改置,治

  • 放鹤亭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清一统志·苏州府二》: 放鹤亭 “在支硎山西南峰寺中。今寺废而亭存,即支公别庵也”。②在今江苏徐州市南云龙山上。《明一统志》 卷18徐州: 放鹤亭,“宋熙宁间,云龙山人张天骥作于

  • 保定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保定路置,属北平行中书省 (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县、辛集等县市地。191

  • 阿克塔斯

    一作阿克他什。又名三个泉。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三个泉子。清乾隆《西域图志》卷9镇西府奇台县:阿克塔斯在“天山北麓,泉源迭发,凡三道,相距各十余里”。清《林则徐日记》:“三个泉,回语谓之阿克他什。

  • 绛州大堂

    在今山西新绛县城内。相传创建于唐,张士贵挂帅寓此,故亦称帅正堂。原为绛州州衙内的正堂。

  • 写口渠

    在唐东都城北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中。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载:写口渠“渠自宣仁门南,枝分泄城渠,南流与皇城中渠合,循城南流,至立德坊之西南隅,绕其坊,屈而东流入漕渠之西,有司农官硙”。

  • 三十二窟山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稍东五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三十二窟山“在县西北百八十里。袤五十里, 高七八里,盘折而上。郭造卿曰:辽泽州有神山、九宫、石子岭,此山可以当之,因改名泽高山”。

  • 哈拉淖尔

    亦名哈拉池、黑海子。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清道光 《敦煌县志》 卷2: 黑海子,“ 《卫志》: 在沙州西北大泽,番名哈喇脑儿,即华言黑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