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场
即今江苏灌云市北板浦镇。明万历 《淮安府志》 卷3海州: 板浦场盐课司 “去治东南门十里”。
即今江苏灌云市北板浦镇。明万历 《淮安府志》 卷3海州: 板浦场盐课司 “去治东南门十里”。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置,属靖虏卫。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九十里平滩堡村。后废。
①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平安堡。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9:承德县(今沈阳市)西南章义城“北曰平安堡”。②即今黑龙江延寿县西南四十里平安乡。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宾州厅屯镇:东南有平安堡。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本高山族平埔人聚居地。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诸罗山社 “离府治一百二十里”。康熙四十三年 (1704)移诸罗县于此。乾隆五十一年 (1786) 改名嘉义县。
①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保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为保安县。②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奉圣州置,属上都路。治所在永兴县 (今河北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
北宋置,属建平县。即今安徽郎溪县北三十里梅渚镇。《舆地纪胜》 卷24广德军: 梅渚镇“在建平县东 (应为北) 三十五里”。明置梅渚巡司。(1)在浙江省新昌县西部,西邻嵊州市。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
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3: “乳山河在(海阳) 县东五十里。” 上源曰玉林河,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西南流会夏村河,至乳山口入海。
即曲宗。在今西藏波密县东。
唐开元二十三年(754)割石镜县之南、铜梁县之东地置,属合州。治所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寰宇记》卷136巴川县:“以地在巴川故为名。”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元初废入铜梁县。古县名。唐开元
在今四川泸州市东北三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6泸州:“《志》云:州东三里归子山,相传(尹)伯奇溺处。”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明灵州置,属新平府。治所在丹裔县 (今越南平治天省永灵县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永灵等县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