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村镇

杨村镇

①即今天津市武清县治。《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平安败燕将李彬于杨村”。即此。明设巡司、管河通判。清设守备、武清县丞、主簿于此。1950年武清县迁治于此。

②即今河北定兴县东南杨村乡。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定兴县图:东南有杨村。

③即今江西铅山县南杨林乡(杨村)。清同治《铅山县志》卷1:“阳村市去县治西南三十里。”


(1)在天津市武清区南部、北运河沿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人口5万。辽、金成村,因杨姓得名。元为漕运枢纽。明、清曾设营汛千总于此。《读史方舆纪要》:“明建文三年(1401年),平安败燕兵于杨村。进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驾征高煦,驻于杨村,即此。”1950年为县治。1953年置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镇。食品、草编业发达。特产“杨村糕干”。有纺织、服装、化工、机械、造纸、印刷等厂。京哈铁路经此并设站。名胜古迹有杨村清真寺、杨村小世界。(2)在安徽省天长市中部偏北。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人口 2480。以杨姓聚居得名。1949年设杨村乡,1960年改为杨村公社,1983年复设杨村乡,1989年置镇。地处平原圩区。主产稻、小麦、棉花。有兽药、拉丝模、注射用品、彩色玻璃等厂。天铜公路经此。(3)在江西省龙南县南部。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圩,人口780。因杨姓始居,得名杨村屋,简称杨村。1949年属杨村等乡,1959年设杨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森林资源丰富。产稻、甘薯、大豆等,盛产优质香菇。有水电站、煤矿及翻砂、砖瓦等厂。为全南、龙南、定南与广东和平、连平间传统集贸市场,全国最大香菇市场之一。有公路东接105国道。古迹有明建太平桥。(4)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圩,人口1.6万。相传元末杨姓人从江西、南雄迁居至此,故名。因杨与羊同音,曾改名新羊圩。建国后复为杨村。1949年设乡,1953年设区。1958年置杨显公社,1959年析出观音阁、麻陂、石坝、蓝田四公社。1983年设杨村区,1986年建镇。地处公庄河、柏塘河下游和杨村河流域。西北为丘陵,东南为冲积平原。主产稻、甘蔗,并产花生、甘薯、大豆等。华侨柑橘场设此。有粮食加工、制糖、汽车修理等厂。205国道经此。(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南部、杨梅河上游杨村河畔,南与广东省为邻。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六居,人口 1100。以姓得名。1951年为容县五区。1958年设杨村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稻、薯类、松杉、荔枝、龙眼、茶叶、三华李等。矿产有石棉、滑石。有粮食加工、农具制造、日用五金、制茶等厂。所产“杨村镬”有名。有农贸集市。有公路通县城和广东省信宜县。(6)在四川省剑阁县东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垭,人口 1300。1950年设杨村乡,1958年为杨村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杨村、樵店、锦屏三乡合置镇。产棉花、辣椒、烤烟等。有酒厂、农机站、林场、茶场。剑鹤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广安城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筑。即今新疆吐鲁番市。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吐鲁番镇城曰广安。”

  • 列口县

    一名冽口。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因处列水(今大同江)入海口而得名。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列,又作冽。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郡。属乐浪郡。三国魏属带方郡。西晋后废

  • 大宁

    即今山西阳城县北大宁。1942—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阳北县治此。集镇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三才镇。人口1230。明崇祯二年(1629年)福建福州府甘蔗园村姓刘人家来此定居。因建村在大

  • 北京大学红楼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沙滩五四大街。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校舍。建于1916年,1918年竣工。楼四层,通体用红砖砌筑。1918年初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北大成为北方革命活动中心。“五四”运动中,红楼及其

  • 月波楼

    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城上。北宋王禹偁《咏怀》诗序:“月波之名,不知得于谁氏,《图经》:故老皆无闻焉。”《明一统志》卷61黄州府:月波楼“在府治西北城上。……今改为汉川门”。

  • 平越州

    清嘉庆三年(1798)改平越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福泉、瓮安、余庆、湄潭等县地。1913年废。清嘉庆三年(1798年)改平越府置直隶州,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福

  • 枉渚

    ①枉指枉水。即今湖南常德市南枉水。《楚辞·九章·涉江》: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水经·沅水注》: “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便得枉人山。” 《太平御览》 卷65引 《湘州记》曰:

  • 塔陂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上塔坡村。《方舆纪要》卷53西安府: 塔陂 “在府南二十里韦曲之西。地有浮图,产稻极美,土人谓之塔陂米”。

  • 黄盖峰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八里。为太室之东南支。峰下为中岳庙,规制宏壮,庙中多宋、辽以来碑石。原在嵩山,唐中叶时徙至此。今庙为清代重修。

  • 山口寨

    ①明置,在今浙江金华县西南五十四里山口殿东。《方舆纪要》卷93汤溪县:山口寨在“县(治今汤溪镇)南十里……正统十三年筑,以御括寇”。②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部。《方舆纪要》卷105儋州:“山口寨在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