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祠

晋祠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水经·晋水注》:“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北齐天统五年 (569) 改为大崇皇寺,唐贞观间仍名晋祠。有圣母殿、唐叔祠、关帝庙、水母楼等建筑,以及周柏、唐槐、难老泉等名胜古迹。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内有圣母像及四十二尊宋代泥塑彩装侍女像。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据郦道元《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元和郡县志》:“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主殿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内部结构用减柱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除圣母像外,还保存有42尊泥塑彩装侍女像,为古代优秀雕塑遗产。还有唐叔虞祠、关帝庙、水母楼等建筑。祠内晋水主要源头难老泉,老枝纵横、繁茂苍郁的周柏、隋槐以及宋塑侍女像并称“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 祠 圣 母 殿


猜你喜欢

  • 永定堡

    在今陕西彬县北。《方舆纪要》卷54邠州:永定堡,“《志》云:唐太宗讨薛举时筑”。

  • 义诚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可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河口墟

    即今广东云浮市东河口镇。清雍正 《广东通志》 卷18: 东安县 (今云浮市) 有县河口墟。

  • 就李

    即御儿。又名语儿乡。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东南。《越绝书 ·记地传》: “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古邑名。又作檇李、醉李。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南。《越绝书·吴地传》:“柴碎亭到语儿、就李,吴

  • 阜民场

    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雍正年间废。

  • 长寿庵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明万历时巡按御史沈正隆建,后僧大汕重建。寺西有池通珠江,水增减应潮汐。清光绪时废。

  • 八柳树堡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四十里八柳树村。《方舆纪要》卷40偏关县:八柳树堡“景泰二年建,万历二十五年修筑,周二里有奇。堡西北红水沟最为冲”。

  • 启阳县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为开阳县。按文献记载景帝以前亦作开阳者,乃为后世追改。古县名。西汉以启阳邑置,治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属东海郡。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名开阳

  • 阿勒巴昔哈河

    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北之额木尔河。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额穆尔河,一作厄牧勒,《清统志》作勒木里,《提纲》作厄母里,旧档作阿木尔,《中外舆图》作阿勒巴昔哈河。县(今漠河乡)南八十里。……又东北流十

  • 湖口镇

    唐武德五年 (622) 于湖口戍置,属寻阳县。在今江西湖口县。五代南唐保大间升为湖口县。(1)在湖南省茶陵县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湖口圩,人口4000。洣水于此环绕呈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