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江

晋江

在今福建省南部。古名南安江。上源东西两溪均出戴云山,在南安市石砻附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东南流经泉州市入泉州湾。长162公里。水量变化大,含沙量较福建其他河流为多。西晋太康初已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寰宇记》、《舆地纪胜》、《方舆纪要》、《清一统志》 诸书皆云: 晋江,因晋南渡衣冠士族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此显系附会之说。


古称南安江。在福建省南部。《舆地纪胜》:“晋江在县南一里,以晋之衣冠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上源东、西两溪均出戴云山,流经永春、安溪等县,在南安市石砻附近汇合,东南流经泉州市入泉州湾。长182千米,流域面积5629平方千米。支流有龙潭溪、小兰溪、罗溪等。水量变化大,含沙量较多。东溪建有山美水库。


猜你喜欢

  • 建德县

    ①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分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七年 (228) 属吴郡。南朝梁属东阳郡。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 (589) 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

  • 湖河镇

    即今湖北枣阳市北五十里湖河乡。清有守备驻防。

  • 夏、商方国。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郑笺:“韦、豕韦,彭姓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曰:“在商为豕韦氏。”杜注:“豕韦,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古国名。

  • 大桐墟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大同圩,西北近西樵山。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南海县有大同墟。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大桐墟”。

  • 武家岩

    在今四川武胜县北三十里。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义军战杀李继昌于此。

  • 五塔寺

    即真觉寺。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长河北岸。因寺内有金刚宝座石塔一座,塔顶建有五座密檐式小石塔,故有五塔寺之名。集镇名。在安徽省霍邱县北部、沿岗河南侧。属石店镇。人口 4590。因旧有五座塔得名。有渔

  • 独妇山

    即蜀阜山。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三十五里。《越绝书》 卷8: “独妇山者,句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古山名。原名独山。即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北独阜山。《越绝书·越地传》:“独妇山者,

  • 梅埠桥市

    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客铺市” 条下: 梅埠桥市 “在 (常宁) 县东三十里”。

  • 蓬勃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南部,位于仙宾礁东南方。为一直径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时露出。中国渔民向称东头乙辛。1935年公布名称为傍俾滩。1947年改名蓬勃暗沙。

  • 静州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二里静州村。《方舆纪要》 卷67静州长官司: “正德间,与岳蓬为乱,攻茂城,断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辖法虎、桃沟等八寨。州南北定门至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