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昌郡

晋昌郡

①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凉州。治所在冥安县 (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玉门市西部地。北周改为永兴郡。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改瓜州为晋昌郡,乾元初复为瓜州。

②西晋元康中改新兴郡置,治所在九原县 (今山西忻州市)。后复为新兴郡。

③东晋置,属梁州。治所在吉阳县 (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南朝宋末改为新兴郡。

④东晋置,治所在长乐县 (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南朝宋废。齐复置,梁移治长乐县东阳村 (今石泉县)。后还治王水口,西魏改名魏昌郡。

⑤北魏置,治所在龙亭县 (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地。西魏废帝三年 (554)改为傥城郡。

⑥北周初改会稽郡置,属瓜州。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地。后武帝改为永兴郡。


(1)西晋元康中改新兴郡置,治九原县(今山西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忻州、五台、定襄、盂县等市县地。属并州。寻复名新兴郡。(2)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分敦煌、酒泉二郡置,治冥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至玉门市一带地区。属凉州。北魏初曾废为戍,末年复置,辖境缩小。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兴郡。(3)东晋置,治吉阳县(今湖北竹溪县西南)。为侨郡。南朝宋改名新兴郡。(4)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北左州镇。属晋兴郡。隋废。(5)东晋置,治王水口(今陕西石泉县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石泉县西部地区。南朝宋废。齐时复置。梁时移治长乐县东阳村(今石泉县),旋迁回原治所。西魏时改魏昌郡。(6)北魏置,治龙亭县(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洋县一带。属梁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为傥城郡。(7)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常乐县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属瓜州。后废。


猜你喜欢

  • 时住山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三里。明《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时住山“蜀汉诸葛亮行师驻此”。

  • 龙津站

    元置,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龙津。元置,在今江西省余干县南。属余干州。

  • 泷底江

    即今广西岑溪县之义昌江。《清一统志·梧州府》: 泷底江 “在岑溪县南。源出县东南凤凰、黄陵二山及西宁县排埠,西流名竹子河。又西合大峒水、乌峡水绕城南,经皇华山麓,为皇华江。至县西北石泷山,水行石隙中,

  • 渭源郡

    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分陇西郡置,属渭州。治所在渭源县 (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元和志》 卷39: “因渭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甘肃渭源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大统十七年(

  • 活路城

    唐大汗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新唐书·地理志下》 大汗都督府 “以哒部落活路城置”。

  • 木答里山卫

    又作木塔里山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为羁縻卫所,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公主陵附近。其地有明古城,曾出土“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铜印一方。

  • 东山墟

    ①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东山镇,东近台山市。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开平县南有东山墟。②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上之东山镇。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巡司于此。嘉庆十五年(1810)移雷州右营守备驻此。在

  • 土垠县

    ①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北四十里银城铺。东汉为右北平郡治。晋属北平郡。北魏属渔阳郡。北齐废。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属安乐郡。在今河北承德、宽城两县境内。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

  • 跋那山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魏书·蠕蠕传》: 北魏登国九年 (394), “曷多汗与社率部众弃其父西走,长孙肥轻骑追之,至上郡跋那山,斩曷多汗”。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乌

  • 分水岭

    ①在今北京市西。《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②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分水岭“滦河径其西,漆水径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