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州

昌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荆州置,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隋大业初改为舂陵郡。唐武德三年(620) 复为昌州。五年 (622) 废。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蒲县 (今山西蒲县)。辖境相当今山西蒲县、吉县地。贞观元年(627) 废。

③唐贞观二年 (628) 置,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中部,神龙初迁治安次县古常道城 (今河北廊坊市西)。后废。

④唐乾元元年 (758) 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治所在静南县 (今四川大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大足、荣昌、永川等市县地。寻废。大历十年 (775) 复置,治所在昌元县 (今荣昌县西北)。光启元年 (885) 徙治大足县 (今大足县)。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废。

⑤金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天辅七年 (1123) 降为建昌县。明昌七年(1196) 复置,属抚州。改建昌县为宝山县。元属兴和路,延祐六年 (1319) 改名宝昌州。

⑥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为定昌路治。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二十三年 (1286) 为德昌路治。辖境相当今四川德昌县南境。明洪武十五年(1382) 属德昌府。永乐二年 (1404) 改为昌州长官司。


(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蒲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蒲县地。贞观元年(627年)省入隰州。(2)唐乾元二年(759年)析泸、普、渝、合、资、荣六州置,治静南县(今重庆大足县东南)。后移治昌元县(今荣昌县西北)。大历六年(771年)废,十年复置。光启元年(885年)移治大足县(今属重庆)。辖境相当今重庆永川市和大足、荣昌县地。属剑南东川。北宋属梓州路。南宋属潼川府路。元废。(3)金明昌七年(1196年)于狗泺置,治宝山县(今河北沽源县西九连城)。属西京路。辖境约当今河北省沽源县西部、康保县南部、张北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南部地。元延祐六年(1319年)改为宝昌州。(4)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屈部置,治今四川省德昌县南。为德昌路治。明永乐二年(1404年)改置昌州长官司。


猜你喜欢

  • 招收都

    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移海口巡司于此,称招宁巡司。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移置达濠城。《清一统志·潮州府》: 招宁巡司 “在潮阳县东三十里招收都”。在今广东省汕

  • 峡州

    北宋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建炎中,移治石鼻山 (今宜昌县西北); 绍兴五年 (1135) 复还旧治。端平元年 (1234) 徙治于江南

  • 沿溪渡镇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北沿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北 “五里至矶头汛,又十里至沿溪渡汛”。

  • 周口店支线

    从今北京市西南琉璃河站 (今属房山区) 向西北至周口店。长15.2公里。为卢汉铁路支线。清光绪十八年 (1892) 动工修筑,次年建成。

  • 诺水

    ①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艾不盖河。《汉书·匈奴传》: 元帝时,“ (韩) 昌、(张)猛与 (呼韩邪) 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

  • 吉敦铁路

    自永吉省吉林县(今吉林市)至敦化(今敦化市)。全长210.5公里。1926年动工修建,1928年建成通车。今为长图线的一段。

  • 枇杷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城内。海拔345米。民国时,四川军阀王陵基建私宅于此。1949年以后辟为公园,为观赏重庆山城夜景最佳处。在重庆市区内、长江北岸。相传旧时因遍植枇杷树而得名。海拔345.6米。林木茂密。

  • 洋港汛

    一名清港。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洋港。清时有把总驻防。

  • 饮马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五十里饮马镇。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饮马集。

  • 高泉宫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西七里美阳故城中。《汉书·地理志》 美阳县: “有高泉宫,秦宣太后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