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折罗漫山

折罗漫山

即今新疆中部之天山。《元和志》卷40伊州伊吾县: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古山名。又称初罗漫山、时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中亚的天山山脉。匈奴称天山,过此皆得下马朝拜。


猜你喜欢

  • 独固门

    ①又名龙门峡。在今河北遵化市南十里。《水经·沽河注》: 沽水 “又南出峡,夹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险凭固,易为依据。岩壁升耸,疏通若门,故得是名也”。又 《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龙门峡

  • 花溪镇

    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小花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图:西北有花溪。(1)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新村,人口4.4万。以境内花溪河得名。三峡库区淹没

  • 李详砦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十里。

  • 广武卫

    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广卫。清光绪《滁州志》卷1之3:广武卫保有市。

  • 雪浪斋

    在今河北定州市文庙内。《清一统志·定州》: 雪浪斋,“宋苏轼得石于恒山,状如雪浪,凿石为芙蓉盆盛之,置于学中,因以名斋”。

  • 居延县

    西汉武帝时置,属张掖郡,为郡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东汉为张掖属国都尉治。魏、晋为西海郡治。后废。古县名。西汉武帝时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黑城东北故城。为张掖郡都尉治。东汉为张掖

  • 昌吉县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迪化州。治所即今新疆昌吉市。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昌吉河,“准语,昌吉,场圃也。河坝筑此,故名,后遂因水以名县”。光绪十二年 (1886) 属迪化府。民国初

  • 红崖山

    ①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红崖山“在司东北十里。山高耸,多赤石,为东面之胜”。②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宋史·食货志》:庆历间,“始用知商州皮仲容仪,采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冶

  • 突泉县

    1914年改醴泉县置,属奉天洮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突泉县。1929年属辽宁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兴安盟。1954年划属呼伦贝尔盟。1969年划归吉林省。1979年划回

  • 南光城郡

    南朝梁置,属光州。治所在光城县 (今河南光山县)。北齐改为光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