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扶欢县

扶欢县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溱州。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为扶欢砦。


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属溱州。后废。


猜你喜欢

  • 叶城县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莎车府。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县东北塔热木博依附近。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叶尔羌“回语叶尔谓池;羌广之意。其地宽广”, 故名。十年(1884)迁治哈哈里克(今叶城县)。民国初属

  • 宋宁郡

    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免吴营侨置,属益州。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齐改为永宁郡。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侨置,寄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北周废。

  • 孝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熙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元和志》卷31绵竹县:“境有孝子姜诗泉,故取为名。”大业二年(606)改为绵竹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晋熙县改名,治今四川

  • 汉东镇

    北宋于故万寿县置,属江津县。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朱沱镇。

  • 石敦站

    亦作建州石敦站。元置,故址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锦州砬子古城。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建州,东南一百(里)石敦。”

  • 上封县

    北魏因避道武帝珪讳,改上邽县置,为秦州天水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隋大业元年(605)复改名上邽县。见“上邽县”。

  • 凤凰山城

    即高句丽之乌骨城。在今辽宁凤城市区东南凤凰山与高丽山之间。周围全长十五、六公里,有南北二门。出土陶片、铁镞及辽、金铜印。明《辽东志》云:“城随山铺砌,可容万余众。”

  • 九十九泉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团山西麓、东西龙湾一带。《魏书·太祖道武帝纪》:天赐三年(406)秋七月,“丙辰,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水经·㶟水注》:“《魏土地记》曰:沮城城东八十里有牧

  • 开宝监

    北宋建隆三年(962)为银冶,开宝五年(972)升为监,属凤州。在今甘肃两当县东。治平元年(1064)罢监官,属两当县。元丰六年(1083)废。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置银冶,开宝五年(972年)升为

  • 甫草泽

    即甫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诗经·小雅》:“东有甫草。”即此。即“圃田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