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息烽县

息烽县

1914年移贵筑县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据1985年版 《贵州省志》 《地理志上册》称: 息烽 “意为烽火平息”。


在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属贵阳市。面积1038平方千米。人口 24.6 万。辖4镇、6乡(含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永靖镇。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息烽千户所,即“息武乐业烽火永靖”之意。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息烽千户所入修文县。1913年贵筑县由今贵阳市迁治扎佐。1914年又徙治于息烽(今永靖镇),析贵阳、修文二县地属之,改置息烽县,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贵阳专区,1952年属贵定专区。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属遵义专区,1965年复属安顺专区。1970年属安顺地区,1995年划归贵阳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0.1%。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烟草、花生等,并产茶叶、油桐、生漆、柞蚕茧和蜂蜜。有拖拉机、电机、汽油机、高强螺栓、造纸、磷肥、耐火材料等厂。渝黔铁路、贵崇公路纵贯县境,乡镇通汽车。息烽集中营旧址(包括玄天洞、猫猫洞)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车跃先等革命烈士曾被囚禁于此。还有息烽温泉、红军坟、张露萍等七烈士墓等。


猜你喜欢

  • 杜尔伯特部

    ①科尔沁别部。博弟达喇第八子爱纳噶分领之部落,号杜尔伯特。明末,爱纳噶子阿都齐从奥巴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阿都齐子色稜因功封辅国公;清顺治五年(1648),编所部为一旗,授色稜为扎萨克固山贝

  • 窦圌山

    一名豆��山。 在今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武都镇东北。唐杜光庭 《录异记》: “绵州昌明县窦圌山,真人窦子明修道之所也。西接长冈,犹可通车马,东临峭壁,陡绝一隅,自西壁至东峰,

  • 长明沟

    在今河南尉氏县西。《水经·渠水注》:长明沟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谓之龙渊泉,……东南径凡阳亭西,而南入白雁陂……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寰宇记》卷1开封府尉氏县:“长明沟,在县西四十五里,源出许州

  • 古浪溪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清一统志·庆远府》:古浪溪“一名乾溪。源出罗山,东北流入金城江”。

  • 金山郡

    ①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5: 沮渠蒙逊永安十年(410),“以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北魏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绵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

  • 江水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 《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江水 “在兴国县北。 源出覆笥山, 东南流至方口,合方太水,又合宝石、早溪、鳌源、龙上、池源诸水,又南径县东,合黄田水,又南至东涧口与潋江

  • 尚冠里

    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闾里名。具体方位不详。《三辅黄图》 卷2: “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等里。” 《汉书·宣帝纪》: 帝少时

  • 溪口卡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乾州城东南三十五里。在河溪东十里。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溪口“右负峻岭,左临深涧,为乾苗出泸溪之路”。

  • 阿速江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明《辽东志》卷1:阿速江在“(开原)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 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

  • 芦北郡

    亦作葭芦郡。西魏置,属文州。治所在建昌县(今甘肃文县西南)。隋开皇初废。《元和志》卷22长松县:“芦北故城,在县东五十二里。因葭芦镇为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