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陵侯国
西汉武帝时置,属临淮郡。治所约在今江苏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境内。新莽废。
西汉武帝时置,治所约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省境内。属临淮郡。东汉初废。
西汉武帝时置,属临淮郡。治所约在今江苏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境内。新莽废。
西汉武帝时置,治所约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省境内。属临淮郡。东汉初废。
明置,属南海卫。治所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守御千户所“在(东莞)县南东莞县旧城内。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砖城,周三里有奇。环城为池,一名南头城,备倭指挥亦驻于此”。明洪武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灌阳县: 峡水 “在县东北五十里。源出县北七星、抱子诸山,西南流经峡山,因名。其间有大龙、大埠、三贵诸滩,又南入于灌水”。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 )置, 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汉为合浦郡治。唐为廉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废入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复置,移治今合浦县(廉州镇)。元为廉州路治。明
亦名龙池、九龙池。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唐中宗实录》: “则天时,长安城东隅,民王纯家井溢,浸成大池数十顷,号隆庆池。相王子五王立第于其北,望气者言有帝王气。景龙二年,幸隆庆池以厌之。” 宋敏求 《长
唐置,属羁縻充州。治所在今贵州余庆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属充州。后废。
在今湖南沅江市北六十里草尾嘴。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41: 孩儿城 “相传杨幺之子屯兵处”。
明成化十一年 (1475) 置,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清雍正三年 (1725) 改置偏关县。
又名舂陵山、洛阳山。在今湖南宁远、祁阳、新田、双牌等县间。《清一统志·永州府一》:阳明山“在零陵县(今永州市)东一百里,黄溪之尾。山最高,朝阳始出而山已明,故名。多石少土,山根皆露,其麓险绝,无径可登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唐贞观二十一年 (647) 以铁勒仆骨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在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鄂嫩河上游至俄罗斯奇科依河一带。总章二年 (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