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平县
①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栾州。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南。大业初废。
①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栾州。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南。大业初废。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北葛源乡。地当葛源水南。清同治 《广信府志》 卷1兴安县: 葛源街在“县北六十里,环源皆山,罗列如城。居民稠密,店铺四百余家。产米谷、葛粉、桐油”。
北宋崇宁五年 (1106) 置,治所在武冈县(今湖南武冈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新宁、绥宁、洞口诸市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武冈路。北宋崇宁五年(110
即今红河流经云南建水、石屏两县境的一段。《明一统志》 卷86临安府: 礼社江 “在府城西。流经城南入纳楼茶甸界,为禄丰江”。
亦作抬头营。即今河北抚宁县北三十里台营镇。为出长城口要道。明于此筑城,设副将驻守。清初改设都司,后又改设把总。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八甸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厅属境图:怀仁县西南有八里甸。
在今河南卫辉市南。《方舆纪要》卷49卫辉府汲县:卫关“在府南境。《旧志》:汲县有卫关,亦大河津济处”。
在今河南新县东。为古淠水 (今白露河) 及垂山水 (今举水支流) 发源处。《水经·淮水注》:“淠水出弋阳县南垂山,西北流,……又东北注淮。”又 《江水注》: “举水又西流,右合垂山之水,水北出垂山之阳
春秋晋邑,后属魏。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六里。《史记·魏世家》:文侯三十六年(前410),“秦侵我阴晋”。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纳阴晋于秦,改名宁秦。古邑名。又作华阴。战国魏邑,后入秦,改名宁秦。在
北宋政和中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春秋战国秦邑,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因在吴山之阳而得名。《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古邑名。春秋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南。当因在吴山之阳得名。《史记·封禅书》:“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