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城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北约七十里。《清一统志·肃州》 “毛目城”条下:“又有平朔城,在城北二百二十里。二城皆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北约七十里。《清一统志·肃州》 “毛目城”条下:“又有平朔城,在城北二百二十里。二城皆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
亦名榆林镇。明九边之一。初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七年(1471)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市)。此后通称榆林镇。防地东至黄河,西达定边营(今陕西定边县)。分为东、中、西三路。清雍正二年(1724)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南羊场镇。旧属沾益县, 民国时设县佐。
①西汉都城长安苑囿。在今陕西西安市北未央宫西南。《汉书· 戾太子传》: 元狩元年 (前122),太子 “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颜师古注: 博望,“取其广博观望也”。又 《成帝纪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东流入海之塔杜施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 塔尔芬河“在外富金河北,东入海”。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条下:“又东十余里为石岭,建炎二年,叛将戚方犯宁国, 邑人方致尧拒之于石岭,不克,死之,是也。”
在今北京故宫隆宗门西。明建。清顺治十年 (1653) 重修。清为皇太后居住之地。
又名白杨湖。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一》:白洋湖“有东西二湖,西通柳河”。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1颍州府:白杨湖“一作白洋。旧为黄河水道淤隔而成”。
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五十里郑公塔镇。清光绪 《黄梅县志》 卷5: “郑公者不知其名,宦居兹土,舍地建塔,名椿山塔,俗呼郑公塔。” 镇因塔而名。
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明史·刘綎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讨杨应龙叛乱,四川总兵刘綎逾夜郎旧城,直抵娄山关。在今贵州省桐梓县西北夜郎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四川总兵刘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南二十里迈号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文昌县南有迈号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