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勒哈齐淖尔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盐海子。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布勒哈齐淖尔“为天山西北一大泽,周回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东会额布图郭勒、济尔噶朗郭勒、库尔郭勒,西会鄂拓克赛里郭勒、库色木苏克郭勒,南会晶郭勒,三面同入于淖尔”。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盐海子。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布勒哈齐淖尔“为天山西北一大泽,周回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东会额布图郭勒、济尔噶朗郭勒、库尔郭勒,西会鄂拓克赛里郭勒、库色木苏克郭勒,南会晶郭勒,三面同入于淖尔”。
元置,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三十里宁谷镇。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宁谷寨长官司。又作宁国寨。元置,在今贵州省安顺市东南。属镇宁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宁谷寨长官司。
唐开元中于喝盘陀置,为安西都护府边戍。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唐开元年间置于喝盘陀,为安西都护府边戍。
古国名。五代唐天成三年(928)贵族杨干贞杀长和国的郑隆亶,立赵善政,号大天兴。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比今云南全省大。天成四年(928)为义宁政权所代。
隋开皇六年(586)改阳曲县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南四里。十年(590)移治今阳曲县东北故县村,十六年(596)改名汾阳县。大业末复名阳直县,移治木井城(今太原市北阳曲镇)。唐武德七年
今青海平安县南沙沟河。东汉时为勒姐羌居处。《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勒且溪,北流径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疑即此号也。”
一名钓台。在今安徽黟县南。《方舆胜览》 卷16徽州黟县: 钓台 “在黟县南十八里。亦名浔阳台。相传李白尝钓于此”。
又名梁口溪水。在今江西万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梁口江 “在县南八十里。源出西平山,西南流入于赣江”。
又作敌烈得、迪烈得、迭烈底,或称敌烈八部、八部迪烈得。辽北境部族,属乌古敌烈统军司。游牧地在胪朐河 (今克鲁伦河) 地区。大抵当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部和蒙古国东方省大部地。
即今湖南临武县东北汾市乡。《清一统志·桂阳州》: 濆市 “在临武县东三十里”。
在今四川郫县西。《隋书·地理志》:郫县有平乐山。《元和志》卷31郫县:“平乐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元丰九域志》卷7:郫县有平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