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新康港。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九里。杜甫有 《北风》 诗,自注云: “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即此。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玛波日小山上。为梵语之音。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布达拉是佛教徒比喻为印度佛教圣地普陀洛伽之转音。相传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宫室。后世屡有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宾西镇一带。后废。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唐梅村。《清一统志·保定府》: 唐湄店 “在唐县西北四十里,路通倒马关,南北山路崎岖。本朝康熙三年设兵防守,后移镇关厢”。
亦名贵烈河。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之归流河,为洮儿河支流。《清一统志·科尔沁》: 贵勒尔河 “在右翼前旗北八十里。自右翼界鹤五河,东北流会榆河,为贵勒尔河,经魁勒库山,东南流会阿尔达尔河,入洮儿
亦名杨桃溪。即今四川盐亭县东南洋溪河。《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杨溪“在永泰县东南。源出果州”。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建,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二十五里瓮城桥。《清一统志 ·贵阳府》 引 《黔记》: “自马桑冲而西十五里,即瓮城哨。”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阳寿县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大黑河东岸古城。一说在托克托县西南之沙拉湖滩附近。以金河 (今大黑河) 为名。二十年(600) 改属胜州。后废。唐
隋开皇初改中牟县置,属郑州。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十八年(598)改为圃田县。古县名。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中牟县置,治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属郑州。十八年(598年)改名圃田县。
即藏河。西藏雅鲁藏布江。唐代译称藏河,亦作臧河。《新唐书·吐蕃传》: “曰闷怛卢川,直逻娑川之南百里,臧河之所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