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治所在巴山县(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陈光大二年(568)移治今江西丰城县东南二十三里。隋开皇九年(589)废。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置,治巴山县(今江西崇仁县西南)。陈光大二年(568年)废。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治所在巴山县(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陈光大二年(568)移治今江西丰城县东南二十三里。隋开皇九年(589)废。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置,治巴山县(今江西崇仁县西南)。陈光大二年(568年)废。
亦作阿速。即今新疆阿克苏市。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土力苦扯(城)西北百里为阿迷城,三城相连,周环山水。”
即今江西崇仁县东南贯桥。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抚州府崇仁县: 东南有 “贯桥”。
在南海中中国东沙群岛内,位于东沙岛西北约40海里,在北卫滩之南。是隐没在水下的珊瑚暗滩。1947年中国内务部公布名称为南卫滩。
明置,属綦江县。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三十里。清道光《綦江县志》卷5:九盘子堡“山峰峻峭,最为险要,通贵州大路。明将军刘綎征杨应龙,曾交战于此”。
①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太白湖。《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源感湖”条下:“太白湖在县西南四十里。其相近者曰南北柴池湖……今皆掌于河泊所。”②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汉江分洪区一带。《水经·沔水注》:“沔水
即今黑龙江汤原县东北莲江口镇。为鹤岗铁路的起点站。
1913年改长寨厅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与广顺县合并,改设长顺县。旧县名。1913年改广顺州判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长寨镇。1942年撤销,与广顺县合置长
在今陕西彬县南。《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九年 (394),登自雍 “攻屠各姚奴、帛浦二堡,克之,自甘泉向关中”。又 《方舆纪要》 卷94邠州: 姚奴堡 “在胡空堡 (今彬县南) 东。又有帛浦堡,
在今河北沧州市北三里。《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条山“在沧州城北三里。按《旧志》,谓唐阳城所隐,今考城所居中条山在蒲州。此中山在青县,条山在沧州, 二山牵合并称,与彼无涉”。古山名。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中条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八十里。遗址尚存。《后汉书· 段熲传》:建宁元年 (168) 春,“熲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晋废。②北魏置,为西北地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