崿阪关
亦作崿坂关、鄂坂关。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为洛阳东南门户。《资治通鉴》: 西晋永宁元年 (301),赵王伦遣 “征虏将军张泓、左将军蔡璜、前将军闾和帅兵九千自崿阪关出”,以拒齐王冏。
又作崿坂关。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崿岭上。为洛阳东南门户。《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年),赵王伦遣军“自崿阪关出”,以拒齐王,即此。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送元颢北还至梁国,魏遣尔朱世承镇此。
亦作崿坂关、鄂坂关。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为洛阳东南门户。《资治通鉴》: 西晋永宁元年 (301),赵王伦遣 “征虏将军张泓、左将军蔡璜、前将军闾和帅兵九千自崿阪关出”,以拒齐王冏。
又作崿坂关。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崿岭上。为洛阳东南门户。《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年),赵王伦遣军“自崿阪关出”,以拒齐王,即此。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送元颢北还至梁国,魏遣尔朱世承镇此。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寰宇记》卷35宜川县:“库川在县西北二十里。从云岩县界入,合丹阳川。按《图经》云,川南是汉,川北是胡,胡汉之人于川内共结香火,故唤香火为库,因此为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南润河镇。清顺治 《颍上县志》 卷2: 淮润乡有润河村。光绪《颍上县志》卷2: 有润河集。
唐于木底城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木奇镇。后废。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木奇镇。唐总章二年(669年),薛仁贵攻拔高丽木底城后置。属安东都护府。至德后废。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五云山下。《清一统志·杭州府二》:云栖寺“吴越建。宋治平二年改名栖真禅院。后废”。明隆庆五年(1571),掘地得碑,即古云栖寺。“云栖竹径”为杭州胜景之一。
东晋末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南朝宋初为晋康郡治,元嘉中废。南齐复置,为广熙郡治。梁为平原郡及泷州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平原县。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东南。属晋康郡。南
隋开皇十八年 (596) 改江州置,治所在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大业初废。
本名泉眼沟。简称泉沟。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泉沟。附近有大泉眼沟、小泉眼沟及西泉眼沟等村。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东北有大泉眼。民国 《昌图县志》 图: 东北有泉眼沟。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陡松岭 “在城南百里。又南十里为猫儿岭”。
唐贞观四年(630)改南寿州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镇附近。南宋后废。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南青岩附近。属黔中道。辖境约当今贵州省惠水县等地。南宋后废。
即素馨斜。又名内人斜。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9:素馨斜“又名曰花田。方信儒诗:千年艳骨掩尘沙,尚有余香入野花;何似原头美人草,风前犹作舞腰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