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州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后废。
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属庆远南丹安抚司。后废。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后废。
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属庆远南丹安抚司。后废。
元初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邕州路(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西部地区。贞元元年(1295)与广西道宣慰司合并改名广西两江道宣慰司。
即黄石山。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水经·澧水注》:“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
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十里。《金史·地理志》: 清苑县 “有抱阳山”。《清一统志 ·保定府二》引 《旧志》: “两峰环抱南向,中谷温和,隆冬冰雪不积,故曰抱阳。又以花木蓊翳,亦曰花阳。有石洞数十处。又有龙
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后汉书·许劭传》: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李贤注:“平舆故城,今豫州汝阳县东北,有二龙乡。”
①又称西路中右翼末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风黑尔。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图斯哈勒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水深约8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
东汉改枝江县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北。三国魏复为枝江县。
即今江西丰城市南小柿源。明置巡司于此。
明正统元年 (1436) 置,在今湖北宜城市南。清以后废。
南朝梁、陈间置,属南合州。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西。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