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帮镇
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宽帮满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宁远州: “宽帮在州城西南一百一十里。”
在辽宁省绥中县北部偏东。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2.56万,满族占64%。镇人民政府驻宽帮,人口270。清顺治年间形成村落,因地处宽阔的草甸子上,故名宽帮甸子,后简称宽帮。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高粱等。所产白梨著名。有白灰、水磨粉、制砖等厂。306国道经此。
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宽帮满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宁远州: “宽帮在州城西南一百一十里。”
在辽宁省绥中县北部偏东。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2.56万,满族占64%。镇人民政府驻宽帮,人口270。清顺治年间形成村落,因地处宽阔的草甸子上,故名宽帮甸子,后简称宽帮。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高粱等。所产白梨著名。有白灰、水磨粉、制砖等厂。306国道经此。
公元3世纪前期流行于东南亚一带的一种地理分区概念。《史记·大宛列传》 《索隐》及《正义》引三国康泰《外国传》:“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也。”
明弘治十七年 (1504) 升河池县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辖境相当今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嘉靖四年 (1525) 迁凤仪山南 (今市西河池镇)。1912年改
在今山西闻喜县西北栗村。《清一统志·绛州》 “下东镇” 条下: 栗村镇 “在县北二十五里”。
指今阿拉伯海。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海外诸蕃国“天竺国又其西有海曰东大食海,渡之而西则大食诸国也”。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乐州 (一说隋末萧铣置)。治所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三里凤凰山下。贞观八年 (634) 属昭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移治北乡龙渚市。南宋属静江府,景定五年 (
北宋改垣县置,属绛州。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9年迁治刘张镇 (今垣曲县)。在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邻接河南省。属运城市。面积 1619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蕉溪镇。后废。
在今湖北潜江、洪湖、仙桃三市境。《清一统志·安陆府》:夜汊河“在潜江县西南。《县志》:分汉水西南流, 谓之大泽口”。 民国《湖北通志》卷11潜江县:夜汊河“案大泽口已淤。今汉水分流, 自吴家改口入县境
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两汉、魏、晋又名鲜水海、西海、卑禾羌海、海,晋以后通称青海。古湖名。即今青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元和志》卷3新平县:“北魏于今县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置白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