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 (豐) 县
①三国吴析建城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北三十里天宝乡。南朝宋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靖州。八年 (625) 废入高安县。1914年又以新昌县改置,属江西庐陵道。治所即今宜丰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
②辽置,为衍州治。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金属辽阳府。元废。
①三国吴析建城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北三十里天宝乡。南朝宋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靖州。八年 (625) 废入高安县。1914年又以新昌县改置,属江西庐陵道。治所即今宜丰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
②辽置,为衍州治。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金属辽阳府。元废。
即今四川茂县西北之松坪沟水。《旧唐书·地理志》翼州卫山县:“隋改为翼针县,治七顷城。贞观十七年,移治七里溪。” 《方舆纪要》卷73叠溪千户所:七里溪“在所东(西)七里。源出松坪寨,……流入于汶江”。
旧地名。在今陕西铜川市东约五十里。产煤。民国时已开采,面积二十余亩。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明一统志》卷88黎平府:八舟山“在八舟长官司南。上有石如人,名仙人岩”。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清光绪《广东图说》卷1:香山县海岸有“万顷沙”。沙湾水上承北江,东南流经此入海。
元元贞元年(1295)升攸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攸县。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攸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攸县置,治今湖南省攸县。属潭州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攸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
西汉置,属广陵国。治所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东汉属广陵郡。西晋废。(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属临淮郡。三国魏改属广陵郡。西晋废。(2)今县名。在青海省东部,北临湟水。海东地区行政公署驻
亦名涪水、内水、垫江水。在今四川中部,为嘉陵江主要支流。《汉书·地理志》 刚氐道: “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源出松潘县东北之岷山,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蓬溪
清雍正三年(1725)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依德尔河北岸。
唐置,为抚水羁縻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改为归仁县。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小环江西岸中州中里。为抚水州治。北宋大中祥符
1945年巴音布鲁克牧民武装起义后置,治巴音 (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1949年12月撤销,并入和静县。旧县名。1945年巴音布鲁克牧民参加三区革命武装斗争,取得胜利设置。治巴音(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