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水镇

定水镇

金置,属阳谷县。即今山东阳谷县北五十里定水镇。


(1)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北部、羊角河左岸。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定水镇,人口 7600。定水镇村北临北坡大洼。村南地势较高,河水每涨至此停流,故名顶水镇,后讹为定水镇。镇境1949年为阳谷县八区。1958年阳谷县撤销划归寿张县,为定水镇公社。1961年阳谷县恢复,仍为公社。1984年建乡,1995年改置镇。金线河、羊角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所产白莲藕闻名。有化工、金刚石、地毯厂等。京九铁路经此。坡里村为1927年农民暴动纪念地。(2)在四川省南部县北部。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定水,人口 1620。以清建定水寺得名。1949年为定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同年底置镇。1992年大王、凤台、太华三乡并入,1994年大王、太华二乡划出。产棉花、蚕茧、油菜籽。有榨油、轧花、粮食加工、氮肥、啤酒、硬化油等厂和园艺场。唐巴公路横贯境内。马村庵有北宋状元马涓墓、板桥寺有北宋陈尧佐墓等遗迹。


猜你喜欢

  • 希夷峡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莲花峰下。陈抟脱骨处。宋太宗赐抟号希夷先生,峡因以名。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华山莲花峰下。相传为宋陈抟脱骨处,抟号希夷先生,峡因以名。

  • 戎宁

    亦作宁戎、平戎。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黄琅镇。明成化中置巡司于此。清雍正六年(1728)改置千户所,属雷波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置黄螂巡司。

  • 威州千户所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明史·地理志》: 明宣德十年 (1435) 六月,“又迁 (威州) 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1952年汶川县迁治于此。

  • 定阳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战国时魏地,后属秦。《战国策·齐策五》: 苏子谓齐王曰: “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 即此。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魏王拔邯

  • 凌云 (雲) 驿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 凌云驿在 “州治东,水驿也”。驿以凌云山寺为名。

  • 永靖县

    1929年析临夏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莲花城(今甘肃临夏县北)。1962年迁驻小川,即今治。在甘肃省中部、黄河两岸,西邻青海省。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 1870 平方千米。人口20.1万,有汉、回、东

  • 鲁城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里。北魏尝侨置鲁县于此。②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元和志》 卷6鲁山县:“鲁城,在县东北十七里,高齐置以御周。”③又作鲁陈。即柳城。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鲁克沁镇。《明史·西域传·柳城

  • 宁远文庙

    在今湖南宁远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明、清两代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八年(1882)时建。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戟门、棂星门、东西廊庑和泮池等。主体建

  • 桑日

    即桑里。今西藏桑日县。

  • 汕尾镇

    即今广东汕尾市。《清一统志·惠州府》:汕尾镇“雍正七年设巡检司。寻废。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一员驻此”。古镇名。即今广东省汕尾市。清雍正七年(1729年)于此设巡检司,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设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