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溪镇

安溪镇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五十六里安溪乡。宋《咸淳临安志》卷36:“安溪在钱塘县,去北关五十里。”明万历《钱塘县志·纪胜》:“苕溪至此百里,则势缓而渊深,无复崩溃之虑矣。”故名。明洪武中设税课司于此。


(1)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北部,北邻德清县。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溪,人口 1400。南宋已兴商贾,称安溪市。以溪水流势平缓而得名。明万历《钱塘县志》载李春阳《建四艺蘅白鹤诸山记》云:“……度安溪桥,溪流上接苕溪,至此百里,则势缓而渊深,无复崩溃之虑矣。”1949年为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蚕茧、茶叶、竹、水果。有电机、食品、建材等厂。公路通城区。境内下溪湾太平山有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墓。(2)在重庆市铜梁县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溪场,人口430。清末建场,因位小安溪畔,故名。1919年置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建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及柑橘、蚕茧、楠竹等。有农副产品加工、农机修理、小水电、采煤等厂矿。公路通华兴、永嘉等镇。(3)在四川省富顺县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溪,人口800。清代名安富场,又名石灰溪,后取两名首尾各一字,更名安溪。1949年为安溪乡,1987年置镇。有煤矿、造纸、石灰、化工、酿酒等业。为县林业基地。通公路,沱江通航。名胜有青山峡、海螺滩、宣和洞等。


猜你喜欢

  • 九稚

    或作拘利、九离。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梁书·诸夷·扶南国》:“(范曼)乃治作大船,穷涨海,攻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余国。”

  • 伯阳县

    北魏置,属清水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水经·渭水注》:苗谷水“南出刑马山,……东径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盖李耳西入,往径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焉”。隋开皇中改为秦岭县。古县名。北魏置,

  • 官源渠

    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凤凰山南。《新唐书·地理志》 成都县: 万岁池 “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余里。天宝二载,令独孤戒盈筑”。

  • 拉法河

    在今吉林蛟河市北,为蛟河支流。源出市西北之老爷岭,西南流会蛟河,注入松花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卷3: 松花江 “东北流经大小半拉窝集,拉发河挟众水自右岸来注之”。

  • 棘梁山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六里司里山。《方舆纪要》 卷33东平州: 棘梁山 “顶有崖,东西判为二,其上架石为桥,可通往来,名曰天桥”。在山东省东平县西部。宋以来历代在此设巡检司,又名司里山。海拔105米。

  • 双鹰国

    今意大利的旧称。亦译作意大里亚、一打辇。清谢清高《海录》:“双鹰国又名一打辇,即澳地利亚,在祋古口之西北,疆域与西洋同。与单鹰国为兄弟。”

  • 紫潭河

    即今湖北省东北部之倒水。《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潭河 “在黄安县南。《县志》,源出白沙关,至境内曰界河……由孙赞埠汇涨波湖入江”。

  • 平山沟

    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平山街道办事处。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奉天省矿产表:本溪县平山沟产金及铅。

  • 安亭镇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安亭镇。明时设税课局于此。《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安亭镇“在县西南二十四里,与昆山县接界。以安亭溪而名”。在上海市嘉定区西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

  • 灵池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东阳县置,属蜀郡。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元和志》卷31灵池县:“因县南灵池为名。”至德二年(757)属成都府。北宋天圣四年(1026)改为灵泉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