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戍
南朝梁改安乐县置,属江阳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北周保定四年(564)改为合江县。
南朝梁改安乐县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属江阳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置合江县。
南朝梁改安乐县置,属江阳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北周保定四年(564)改为合江县。
南朝梁改安乐县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属江阳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置合江县。
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北安民山(小安山)南。《水经·济水注》:“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东临济水。”东汉建安六年(201),曹操破袁绍,就谷于东平之安民。即此。
北宋置,属丹棱县。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四十五里伏龙乡东馆村。南宋绍兴年间于此设东馆书院。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偏南。原名枫林市。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馆,人口 2000。明初于此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属沔阳州。治所在今湖北洪湖县(新堤镇)。三十年(1765)废入沔阳州。古县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析沔阳州置,治今湖北省洪湖市。三十年废入沔阳州。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新定县置,属新安郡。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仙居村附近。隋开皇九年 (589) 省。仁寿三年 (603) 复置,属睦州。大业初属遂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徙
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 鱼肠屿在 “县东南三十里海中。相近为竹屿,居民数百家,岁获鱼盐之利”。
东晋元熙二年 (420) 分南海郡置,属广州。治所在盆允县 (今广东新会市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 移治宋元县 (今广东新会县境),齐以后复还治盆允县。辖境相当今广东江门、新会、开平、台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二十里蟠龙山。《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喷雾崖 “去军西五十里。其崖高数十丈,飞瀑倾注如雾在空,崖右石鼓,张丞相无尽游从于此,手题云: 水味甘腴,偏宜煮茗,非陆羽莫能辨”。《方舆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海陵镇西。本宋海陵寨。明洪武间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海陵镇在 “县西南七十里海陵山西北。有巡司”。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海陵岛上。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
①春秋曹地。在今山东曹县东南五十里楚天集。《春秋》: 隐公七年 (前716),“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②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春秋》: 僖公二年 (前658),“城楚丘”。
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二县地置,为无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因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元为无为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无为州。1912年废州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