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乐山

安乐山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宋《咸淳临安志》卷24余杭县:“安乐山在县东二里。高一百五步,周回五里。耆老云:钱氏之子于此筑庵,养疾而愈,故号安乐。”

②又名合江山、少岷山、笔架山。在今四川合江县西五里。《寰宇记》卷88合江县:安乐山“群峰峭峻,有瀑布千尺飞流。天宝六年敕改为合江山”。《方舆胜览》卷62泸州:安乐山,“《图经》:在合江西五里。三峰俱秀,有溪及延真观,有石櫃为仙人藏经之所。岐而左有爛柯迹,后有仙然影, 隐隐在石壁中。岐而右历木楠台、仙人屋、十二盘,至剪刀峡,循山有八洞通南岩有石曰许由瓢。又有芙蓉城、滴水崖, 白猿洞,此三峰之景也”。南宋嘉熙四年(1240)建城山上。《元史·旦只儿传》:至元间,“宋兵邀漕于安岳山,击走之,遂破其石盘寨。十四年,抵泸州,夺其战舰五艘,还至安乐山”。即此。

③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寰宇记》卷35汾川县:“安乐山在县南十里。古老传云,昔屯兵于此,因名安乐。”


猜你喜欢

  • 羊角山

    ①一名龙角山。在今山西浮山县南。《元和志》卷12神山县:“羊角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寰宇记》卷43神山县:“以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神人。”故名。②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6英山县“多云山

  • 土山汉墓

    俗称“范增墓”。在今江苏徐州市内彭城路西云龙山北麓。《水经·泗水注》称其为“亚父冢”(即范增墓)。1970年经考古发掘,确知是一座东汉时代的诸侯王墓。在墓后室发现漆棺残件,并出土一具完整的银缕玉衣。墓

  • 云阳西城

    在今江苏丹阳县延陵镇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赤乌八年(245),陈勋开破岗渎,“自小其至云阳西城”,即此。在今江苏省句容市东南南唐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赤乌八年(245年),“遣校尉陈勋

  • 紻城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英城乡。《水经·鲍丘水注》: “泃河又南径紻城东,而南合五百沟水。水出七山北,东径平谷县之紻城南,东入于泃河。”

  • 雅安县

    清雍正七年 (1729) 置,为雅州府治。治所即今四川雅安市。乾隆 《雅安府志》 卷2: 雅安山,“昔因以名州,今以名县”。民国初为四川建昌道治。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为

  • 龙渠集

    一名龙曲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北四十八里龙曲乡。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龙渠集,北五十里。”

  • 庄山

    即严道铜山。在今四川荥经县北。《汉书·邓通传》: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盐铁论》作严山。东汉避讳改庄为严。

  • 新安砦

    ①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八十里。明初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四十里。明于此置新安寨巡司。

  • 五谿聚

    在今甘肃渭源县南。《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年(34)冬十月,“先零羌寇金城、陇西,来歙率诸将击羌于五谿,大破之”。

  • 渠北县

    即渠县。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所在今四川渠县北贵福乡。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8月由四川省渠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治桂馥(旧名贵福)。同年11月撤销,仍并入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