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津县

宁津县

金天会六年(1128)置,属景州。治所即今山东宁津县。元初属济南路,至元二年(1336)改属河间路。明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划归山东省。


在山东省西北部,西北与河北省交界。属德州市。面积822平方千米。人口45.7万。辖9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宁津镇。金天会六年(1128年)临津县城圮于水,东徙此地,取“安宁”之意,改称宁津县,属景州。《河北通志》:宁津县“因故城圮于水,徙治改名,盖寓颂祷(安宁)”之意。元属河间路。明、清属河间府。1913年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后曾一度改名为振华县,以纪念中共津南地委书记马振华。1949年复名,属渤海行政区沧南专区。1952年划归河北省沧州专区,1965年划入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94年属德州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有漳卫新河、朱家河、宁津新河、宁南河、宁北河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为主,盛产白菜、大蒜、山楂、香椿。特产宁津蟋蟀、保店驴肉等。工业有轻工、化工、电子、机械、食品加工等。德泊、惠吴公路经此。古迹有长官清真寺、庞家寺汉墓等。


猜你喜欢

  • 江卡宗

    又称芒康宗。民国置,治所即今西藏芒康县。见“芒康宗”。

  • 和公城

    北周筑,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十七里。《方舆纪要》 卷76汉川县: 和公城 “后周所筑。隋末,贼董道冲作乱,和操拒之于此,因名”。北周筑,在今湖北省汉川市东北。属汉川县。后废。

  • 峡口镇

    ①北宋置,属内乡县。在今河南西峡县附近。②北宋置,属临桂县。在今广西桂林市东。③清置,属江山县。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六十二里峡口镇。④清置,属略阳县。即今陕西略阳县东一百里峡口驿镇。(1)古镇名。在今广

  • 黄水郡

    南朝梁置,属东宁州。治所在黄水县 (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黄水县(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东宁州。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

  • 西喇布里都池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清一统志·鄂尔多斯》:西喇布里都池“右翼中旗所驻,直陕西、宁夏东北三百五十余里”。

  • 钦江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元和志》 卷38钦州安京县: “钦江水,源出县东北阇博山。” 《寰宇记》卷167钦州保京县: “钦江水出来田山,自内亭县东北,由遵化流入。” 钦江发源于灵山县东北,西南流,经钦州

  • 永州长官司

    元置,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丹峨。明洪武初废。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巴峨。明洪武初废。

  • 芒康宗

    即江卡宗。治所即今西藏芒康县。又称江卡宗。1950年由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嘎托。1960年与盐井宗合并为宁静县。1965年改名芒康县。

  • 飞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境。《宋史·蛮夷传四》:政和七年(1117),“涂、静、时、飞等州蛮复反茂州,杀掠千余人”。后废。

  • 碣石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 改设碣石镇总兵镇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