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密土司
明成化二十年 (1484) 析木邦西部地置孟密安抚司,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万历十三年(1585) 升为宣抚司,十八年 (1590) 地入缅甸。清初又曾内属,不久又属缅甸。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析木邦西部地置安抚司,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Mongmit,亦作孟密)。万历十三年(1585年)升为宣抚司,十八年地入缅甸。清初又曾内属,旋又属缅甸。
明成化二十年 (1484) 析木邦西部地置孟密安抚司,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万历十三年(1585) 升为宣抚司,十八年 (1590) 地入缅甸。清初又曾内属,不久又属缅甸。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析木邦西部地置安抚司,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Mongmit,亦作孟密)。万历十三年(1585年)升为宣抚司,十八年地入缅甸。清初又曾内属,旋又属缅甸。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5彭县:丹景山,“《旧志》以为山莳牡丹,春时红艳照人,故名”。自宋以来,盛种牡丹。南宋陆游《天彭牡丹谱》:“彭州牡丹为蜀中第一,而丹景山的黑、白牡丹尤
金大定初(1161)改乌古迪烈招讨司置,初治乌古迪烈部,后移治泰州(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四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承安四年(1199)徙治金山(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泰和八年(
即今河南南阳市东北新店乡。清光绪《南阳县志》卷3:“去县治东北三十里为北新店,商贾走集, 甲乙石桥。”
一作茅麓山。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清一统志 · 宜昌府一》: 茅芦山 “在兴山县西北七十里。岩璧陡峻,山势最险”。民国 《湖北通志》卷9引雍正 《湖广通志》: 茅芦山 “周百里,高三十里。逆寇李来亨踞
①西汉长安苑囿。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铁炉庙村一带。宣帝神爵三年(前59)春建。《三辅黄图》卷4载:“乐游苑,在杜陵西北。”②南朝宋置,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玄武湖侧。《宋书·礼志》:“北郊,晋成帝世始立,本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疑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斟灌城。东汉省。西汉地节四年(前66年),宣帝封戴王子为饶康侯,置饶侯国,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东汉省。
明洪武四年 (1371) 以旧清川县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属龙安府。清顺治十六年 (1659)废入平武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四川省青川
在今湖北麻城市境。《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三年 (504),“遣马仙琕筑竹敦、麻阳二城于三关南”。在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马仙琕受命筑竹墩、麻阳二城于三关南,即此。
亦作匈奴水。今蒙古国西南拜达里格河。《史记·骠骑将军列传》:武帝时,赵破奴“为匈河将军,攻胡至匈河水”。又《匈奴列传》:元鼎六年(前111),“汉又遣故从骠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