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仓墩
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天仓乡。明、清时驻兵戍守处。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天仓墩在(金塔寺堡,今金塔县)东北二百六十里。明时墩军,呼天仓军,名鬼门关。”
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天仓乡。明、清时驻兵戍守处。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天仓墩在(金塔寺堡,今金塔县)东北二百六十里。明时墩军,呼天仓军,名鬼门关。”
在今辽宁辽阳市内。《清一统志·奉天府》: 慈航寺 “在辽阳州太子河北。本朝天聪十年征高丽,驻跸于此”。
一作克拉尔济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境。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 “塞外贡马番族” 中,有 “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拉尔吉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1913年改陆凉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陆良县。民国《云南省陆良县地志资料》:“民国肇兴, 邑人刘星辉以‘凉’之义近薄文,嫌不训,倡首呈请改‘凉’为‘良’,嗣经政府批准,爰有今名。”1916
南宋宝祐四年(1256)建于马脑山,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嘴山。有建马脑山城摩岩石刻。民国《南川县志》卷2:马嘴场在“龙崖城西南三里。龙崖城一名马脑城”。
①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羊山镇。清光绪重订道光《承德府志》卷7朝阳县之南境:羊山在“寡妇营东十五里”。②一名羊头镇。五代吴置,即今湖北通山县。后周显德六年(959),南唐改置通山县。(1)古镇名。(1)五
三国吴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县北广治河东岸。后废。西晋太康十年(289)复置,南齐以后废。隋大业元年(605)复置,属荡州。大业三年(607)属比景郡。后废。
①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郪江镇。因郪江水为名。《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217),“盗贼马泰、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唐南诏乌蛮部落之一,属会川都督。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元史· 地理志》泸沽县: “在 (礼) 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 元至元十五年
古山名。又名柱子崓。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金贞祐三年(1215年),红袄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大战于此,被俘就义。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左传》:襄公九年(前564),晋侵郑,“次于阴口而还”。即此。《水经·洧水注》:“洧水又东径阴坂北,水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