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驿
①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大龙巡司。后废。
②明改大龙站置,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大龙驿“在灵川县东北。南至临桂县东江驿五十里,东北至兴安县白云驿八十里。旧有驿丞。本朝顺治十六年裁”。
①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大龙巡司。后废。
②明改大龙站置,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大龙驿“在灵川县东北。南至临桂县东江驿五十里,东北至兴安县白云驿八十里。旧有驿丞。本朝顺治十六年裁”。
即陶河。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魏书·孝庄纪》: 武泰元年 (528) 四月,“车驾巡河,西至陶渚”。即“陶河”。
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置,治所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正统六年(1441) 昌化县徙治于此。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今新疆阿克苏市。十年 (1884) 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改为温宿府。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阿克苏市。直隶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辖
①淮水支流潢河上游的俗称。在今河南新县、光山县境。入潢川县境,名小黄河。《明一统志》卷31汝宁府: 官渡河 “在光山县南五里。源出分水岭,至光州为小黄河,北流合梅林、泊陂、张师等河及蒋沟、磨子港入淮”
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清一统志·叙永厅》:吼西关“在厅南一百二十里,与镇雄州接壤”。
在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汤镇“有仁和盐场”。产海盐。清初盐课司驻此,设盐场大使。民国时改为场知事。
一名恶 (亚) 子祠。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为祭祀晋人张恶子 (张育) 之庙宇。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汉中志》: 梓潼县“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杵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雷取去”。唐
明洪武中置,属高邮卫。治所在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市)。后属扬州卫。清康熙十七年(1678)废。
①即今湖北东北与安徽西南部交界处之大别山。《尚书·禹贡》:“内方至于大别。”《汉书·地理志》 六安国安丰县:“《禹贡》大别山,在西南。”《水经·決水》:“決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安丰、雩娄均在今河
元上都渠名。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元史·郭守敬传》: 大德二年 (1298),“召守敬至上都,议开铁幡竿渠”。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