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川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永康溪支流。 《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大铜川“在县西北十七里。或谓之大桐溪,有小铜川流合焉,入于永康溪”。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永康溪支流。 《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大铜川“在县西北十七里。或谓之大桐溪,有小铜川流合焉,入于永康溪”。
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明天顺中雒容县徙治于此。《明史·地理志》 雒容县:“万历四年正月迁于灵塘,以朱峒旧治为平乐镇,留兵百名守之。”
西汉本始二年(前71)改扶阳县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萧县西南六十五里。东汉改为扶阳县。
明置,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北陀镇。《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韦洞营”条下:“北陀砦在北陀山东南。旧为贼巢。万历二十八年收复,筑城戍守。城后即峡口塘。”
唐代的部名。在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后属南诏通海都督。
在今福建闽清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28福州 《景物上》: 钟湖 “在闽清县,其湖中有钟,故名”。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29闽清县: 钟湖山 “在十五都,大江之西,与侯官县梅埔联界。下有潭,潭蛟龙出
在今天津市和平区西部。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建普陀寺。五十八年 (1719) 易名海光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海光寺毁于炮火。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三年(887),“曲溪人刘金”归杨行密。胡注:“杨州盱眙县西南十里有曲溪。刘金, 曲溪屯将也。”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唐光启三年(887年)曲溪屯将刘金归杨行密
即边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王世睿《进藏纪程》作“冰坝”。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刘备置, 以招徕南部边缘各郡。治所在南昌县 (今云南镇雄县境)。三国蜀章武元年 (221) 移治平夷县 (今贵州毕节市)。建兴十一年 (233),又移治味县 (今云南曲靖市
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六十八里临涣镇文昌宫和临涣镇东南十里小李家庄。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驻临涣镇文昌宫,邓小平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