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兰达河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木兰达河,由北而南贯穿县境,注入松花江。《清史稿·地理志》 木兰县:“又西,大小木兰达河,左会镇阳河。”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木兰达河,由北而南贯穿县境,注入松花江。《清史稿·地理志》 木兰县:“又西,大小木兰达河,左会镇阳河。”
民国属中甸县,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南小中甸。
南朝陈天嘉元年 (560) 置,治所在沅陵县 (今湖南沅陵县南)。太建七年 (575) 废。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分武陵郡置,治沅陵县(今属湖南)。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沅陵县以西、以南的沅江流域和贵州
唐筑。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中。《资治通鉴》: 唐会昌三年 (843) 五月,“筑望仙召于禁中”。
在今湖北荆沙市东。《清一统志·荆州府》:红马湖“在江陵县东一百里。上承三湖,下入白螺。春夏水涨,浩淼无涯”。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 “任城” 条下: “又博城在州东北四十里。《志》 云: 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屯田,以备东南,盖仓城也。”
即缚吒城。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芻河。国大都城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
民国间由白力登马族分出,驻牧地咱曲河(今青海称多县东扎曲河)流域。
①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1宝坻县: 秦城,“相传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丽,常驻跸焉”。乾隆 《宝坻县志》 卷14: 秦城,“金章宗所筑邑,建于金,因袭秦故迹而城焉”。②即今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属丽江府。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中甸”为纳西语“主地”的音译,意即酋长居住的地方,或饲养牦犏牛的寒冷地方。1913年废为中甸县。
1914年由范阳道改置,属直隶省。治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约当今河北雄县、安新、高阳、蠡县、饶阳、武强、深州以西,涞源、易县、涞水、高碑店以南,赞皇、元氏、栾城、藁城、晋州、辛集以北地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