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岘山

大岘山

①亦名赤焰山。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十三里。《寰宇记》卷124和州含山县:“郦道元注《水经》云:滁水东经大岘山,西北流径大岘亭,即此山也。”《宋书·鲁爽传》:孝建元年(454),鲁爽反,“遣左将军薛安都步骑为前驱,别遣水军入渊,分路并会。安都进次大岘”。即此。

②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水经·沭水注》:岘水“北出大岘山”。《宋书·武帝纪》:“慕容超闻王师将至,其大将公孙五楼说超:‘宜断据大岘。’”《魏书·刁雍传》:雍谓叔孙建曰,“大岘已南,处处狭隘,不得方轨”。元于钦《齐乘》卷1:大岘山“即穆陵关也……大弁东南即大岘也。其山峻狭仅容一轨,故为齐南天险”。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北。其西有小岘山,两山相对,扼淮南要路,六朝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孝建初,豫州刺史鲁爽反,屯军大岘;陈太建五年(573年)北伐,败北齐军于大岘。皆即此。(2)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山势陡峭,路极难行。《魏书·刁雍传》:“大岘已南,处处狭隘,不得方轨。”上有穆陵关。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刘裕伐南燕经此。


猜你喜欢

  • 秦村镇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南二十八里秦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东光县图: 东南有秦村。在河北省东光县东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村,人口5000。始有秦姓定居,故名。1956年设

  • 长川壁画墓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五十里黄柏乡长川村北山麓台地上。大约为5世纪末高句丽贵族墓。长川一号墓是一座封土石室墓, 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后室四壁及藻井和通道两壁均有彩色壁画,展现了当年高

  • 英邱都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二十里。北宋时曾为临高县治。《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

  • 青山关

    即青山口关。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七十里青山口。即“青山口(2)”。

  • 走马镇

    明置,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回马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走马镇“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有堡有市,其地多陶,为利甚广”。(1)在湖北省鹤峰县东南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

  • 川步镇

    又名川埠镇。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十八里川埠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荆溪县图:东南有川步镇。

  • 邛水十五洞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并团罗、得民、晓隘、陂带、邛水五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永乐十二年(1414)属镇远府。清改为邛水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邛水县置

  • 白波谷

    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五年(188)二月,“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永固。东汉中平五年(188年),郭大领导的一支黄巾军以此为根据地,并

  • 三河尖

    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清嘉庆十年(1805年)置巡检司于此。

  • 齐熙县

    南齐置,为齐熙郡治。治所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义熙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为齐熙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义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