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甸
即今云南中甸县。清于此置土千户。
即今云南中甸县。清于此置土千户。
即今浙江萧山市西与杭州市界上弯曲段钱塘江。《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萧山县: 定山江 “即浙江也,在县西四十里”。
在今河北邯郸市。《汉书·地理志》 注引张晏曰:“邯郸山在东城下。”《水经·浊漳水注》:牛首水“出郸县西堵山……又东历邯郸阜,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者也”。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33沂州 “艾山” 条下: 炉山 “旧产金”。
即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龙潭街子。明永乐二年 (1404) 置土巡检司于此。
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北八里甘棠寨。《水经·洛水注》:“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周书·陈忻传》:大统十年(544),“侯景筑九曲城,忻率众邀之”。即此。又称九阿。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水经注
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4进贤县: 罗溪岭“在县西二十五里。其麓有罗溪,通鄱阳湖”。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乾宁四年 (897)改感义军节度使置,治所在凤州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前蜀移治利州 (今四川广元市)。辖区相当今四川广元、旺苍及陕西略阳、宁强等市县地。北宋初废。②五代方镇名
北宋置,属大冶县。在今湖北黄石市西北。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二里古城镇。北周改太平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于太平故关城置,治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北古城镇。属平阳郡。北周改为太平县
蒙古至元五年 (1268) 围攻南宋襄阳城时建。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鹿门山附近。《元史·张弘范传》: 至元六年 (1269),弘范 “戍鹿门堡,以断宋饷道,且绝郢之救兵”。